最近,AI 公司 Perplexity 宣佈推出一款全新的 “深度研究” 工具,成爲行業內又一位競爭者。這款工具的發佈緊隨 Google 和 OpenAI 之後,它們也在各自的 AI 平臺上推出了類似的功能,三者共同採用 “Deep Research” 這一名稱,旨在爲專業用戶提供更爲詳盡和可靠的研究答案。
Perplexity 的 “深度研究” 功能可以在網頁上使用,未來還會被整合進 Mac、iOS 和 Android 應用中。用戶只需在提交查詢時從下拉菜單中選擇 “深度研究”,系統便會生成一份詳細報告,用戶可將其導出爲 PDF 格式,或分享爲 Perplexity 頁面。
這項新功能的核心在於其研究能力,Perplexity 表示,“深度研究” 會 “迭代性地搜索、閱讀文檔,並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彷彿是一個正在深入研究新主題的人類研究者。根據測試結果,Perplexity 的 “深度研究” 在 “人類最後的考試” 這一 AI 基準測試中表現出色,得分達21.1%,遠超其它模型,如 Gemini Thinking(6.2%)、Grok-2(3.8%)以及 OpenAI 的 GPT-4o(3.3%),但仍未達到 OpenAI 的 “深度研究” 得分26.6%。
與 OpenAI 的 “深度研究” 需每月200美元的 Pro 訂閱不同,Perplexity 的 “深度研究” 目前可供免費使用,雖然非訂閱用戶的每日查詢次數有限,但付費用戶則可以享受無限查詢的便利。此外,Perplexity 的工具在完成任務的速度上也具有優勢,大部分任務在三分鐘內完成,而 OpenAI 的任務則需5到30分鐘不等。
在對比各大深度研究產品時,Perplexity 指出了不同技術、定價模式和在不同使用案例中的表現差異:Perplexity 在速度和便捷性方面表現突出,適合休閒研究者;而 OpenAI 則在企業應用的分析深度上佔據優勢;Google 則在現有生產力生態系統中整合性最好。
雖然現在還無法準確預測這些工具如何影響日常和專業研究,但《經濟學人》最近指出了 OpenAI “深度研究” 存在的一些不足,這些問題在 Perplexity 的工具中也可能同樣適用。依賴於一個超級智能助手進行研究,可能會減少我們產生最佳創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