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於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谷歌 DeepMind 的首席執行官德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表示,人工智能幫助設計的首批藥物可能將在2025年前開始臨牀試驗。哈薩比斯也是 DeepMind 旗下藥物研發公司 Isomorphic Labs 的負責人。他表示:“我們的計劃是在今年年底前讓一些 AI 設計的藥物進入臨牀試驗。”

藥 (3)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自2021年以來,Isomorphic Labs 致力於利用機器學習加速藥物開發。哈薩比斯提到,未來有望實現個性化醫療,AI 系統可以在短時間內爲每個人的代謝特徵優化藥物。他強調,製藥公司對 AI 的興趣日益增長,因爲 AI 有潛力爲他們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

根據《自然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新藥的研發和批准過程通常需要12到15年,費用高達26億美元。而且,超過90% 的臨牀試驗未能成功。因此,任何能降低成本、加快開發速度或提高成功率的技術,都將對製藥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顯著影響。

哈薩比斯指出,機器學習模型能夠在多個方面改善藥物發現過程。他相信,節省時間和成本的巨大潛力是可期的。然而,他也提醒,由於隱私法規、數據共享政策和數據獲取成本等因素,獲取高質量的訓練數據仍然面臨挑戰。儘管如此,他認爲這些挑戰並非不可逾越。通過與臨牀研究機構合作或使用合成數據,可以填補公共數據的空白。

不過,哈薩比斯強調,AI 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並不意味着科學家會被取代。他指出,真正的創新仍然是 AI 無法實現的,它無法提出新的假設或理論。雖然 AI 能夠解決複雜的數學猜想,但其本質上還是依賴於人類科學家的智慧和創造力。

此外,Nvidia 等公司也在積極探索 AI 在藥物發現中的應用,Nvidia 甚至開源了用於藥物開發的 BioNeMo 機器學習框架,並與多家制藥公司合作,加速研究進展。

劃重點:

💊 AI 設計的藥物預計將在2025年前進入臨牀試驗,展示了 AI 在藥物開發中的巨大潛力。  

💰 製藥行業面臨高成本和低成功率的挑戰,AI 有望顯著降低這些問題帶來的影響。  

🔬 哈薩比斯表示,AI 無法替代科學家的創造性思維,真正的科學發現仍需依賴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