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大企業紛紛建立數據中心,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計算需求。然而,最新一份來自彭博社的報告指出,這些數據中心的迅速擴張可能對美國的電網造成不利影響。

超級計算機 數據中心 (1)

根據 Whisker Labs 追蹤的100萬處住宅傳感器數據,結合 DC Byte 的市場情報,彭博社發現,超過一半電力波動最嚴重的家庭,位於距離重要數據中心活動20英里以內的區域。這表明,數據中心的集中度與家庭電力供應的 “諧波失真” 存在一定關聯。“諧波失真” 是指電流流動不理想,可能導致家庭電器受到影響。

彭博社指出,電力失真可能會對家中的電器造成損害,增加發生電氣火災的風險,並可能導致停電或降壓現象。而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波動較大,可能進一步加劇這一問題。Bloom Energy 的首席商務官阿曼・喬希(Aman Joshi)表示:“沒有任何電網設計能應對這種負載波動,不僅是單個數據中心,多個數據中心同時出現波動更是難以承受。”

對於這一觀點,芝加哥的公共事業公司 Commonwealth Edison 的發言人對彭博社表示,他們 “強烈質疑 Whisker Labs 的聲明的準確性和基礎假設”。在電力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如何平衡電網負擔與數據中心的需求,成爲了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AI 數據中心的興起雖然推動了技術進步,但也給電力供應帶來了新的挑戰,這一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和行業共同努力尋求解決方案,以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與安全。

劃重點:  

⚡️ 數據中心的集中度與電力波動存在關聯,家庭電力供應受到影響。  

🔥 電力失真可能損害電器,增加火災風險並導致停電現象。  

⚖️ 需要行業共同努力解決電網負擔與數據中心需求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