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全球經濟研究報告警告稱,生成性人工智能的崛起將對音樂和影視創作者的收入造成嚴重威脅。該研究由國際作家和作曲家協會(CISAC)委託,旨在評估 AI 技術對創作者經濟的影響。根據報告的數據顯示,到2028年,創作者的收入風險將達到令人震驚的350億澳元。

AI寫作機器人寫作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報告指出,音樂領域的創作者收入將面臨24% 的風險,而影視內容創作者的收入損失也將高達21%。這些損失對創作者的經濟狀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翻譯和配音等行業的適應者,他們的收入風險甚至可能達到56%。同時,編劇和導演也將面臨15% 到20% 的收入損失。

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音樂和影視內容市場的規模約爲48億澳元,預計到2028年,這一市場將迅速擴展至1030億澳元。AI 生成服務的收入預計將從目前的5億澳元激增至146億澳元,這一趨勢引發了創作者的廣泛關注和擔憂。

CISAC 的主席、著名音樂人比約恩・烏爾維烏斯表示,政策的制定將決定創作者的未來。他指出,生成式 AI 有可能爲創作者提供新的機遇,但如果監管不力,也可能對他們的職業生涯造成嚴重傷害。因此,各國政策制定者需要儘快採取措施,保護人類創作者的權益和經濟利益。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創作者組織也對此表示強烈支持,呼籲政府採取行動。他們強調,創作者的勞動價值不應被忽視,必須採取有效的監管政策,確保公平的收入分配和透明度。正如 APRA AMCOS 首席執行官所言,當前的 AI 技術給創作者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伴隨着巨大的風險,政府的干預至關重要。

這份報告提醒我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會重塑創作行業的格局,而確保創作者的權益和收入安全,亟需全球範圍內的政策調整和積極行動。

劃重點:  

📉 ** 創作者收入損失:** 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導致音樂創作者收入損失24%,影視創作者損失21%。  

💰 ** 市場擴張:** AI 生成服務的市場預計將從48億澳元增長至1030億澳元。  

⚖️ ** 政策呼聲:** 專家和創作者組織呼籲政府採取措施,確保創作者的權益和收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