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近期的研究表明,讀者在欣賞詩歌時,難以區分人類詩人創作的作品與人工智能生成的詩篇。更讓人意外的是,許多受試者對 AI 創作的詩歌評價甚至高於那些著名詩人的作品。這項研究由匹茲堡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布萊恩・波特(Brian Porter)及其團隊進行,結果於本週在《自然科學報告》上發表。

AI寫作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研究團隊選取了十位英語文學中的著名詩人,包括喬(Geoffrey Chaucer)、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惠特曼(Walt Whitman)等,收錄了近700年的文學作品。爲了探究 AI 與人類詩歌的差異,研究者讓 OpenAI 的 ChatGPT3.5模型生成每位詩人的五首詩。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生成的詩歌並未經過人類的篩選,研究者直接選用了模型生成的前五首。

研究分爲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1634名參與者,他們被隨機分配到其中一位詩人,並閱讀隨機順序的十首詩 —— 五首由 AI 生成,五首由人類創作。參與者需判斷每首詩的作者是 AI 還是人類。結果顯示,參與者更傾向於認爲 AI 生成的詩是人類創作的,而他們認爲更可能是人類創作的詩,反而是人類的作品。

第二部分研究涉及近700名受試者,他們對詩歌的質量、美感、情感、韻律和原創性等14個特進行評分。受試者被隨機分爲三組,其中一組被告知詩歌出自人類,另一組則被告知是 AI 創作,最後一組則沒有任何提示。結果表明,沒有任何提示的受試者普遍給 AI 生成的詩歌打了更高的分數,而當受試者知道詩歌是 AI 創作後,反而更傾向於給其低評分。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表明,參與者在判斷 AI 和人類詩歌時,使用了一些常見但不可靠的判斷標準。AI 生成的詩由於相對簡單,可能更容易被非專業人士理解,從而導致他們更傾向於偏愛 AI 的作品,而將人類詩歌的複雜性誤解爲無意義的作品。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AI 在詩歌創作領域的能力已達到與人類作品幾乎無法區分的水平。

劃重點:

🌟 研究發現,讀者難以區分人類詩人和 AI 創作的詩歌,甚至更偏愛後者。  

📊 參與者在判斷詩歌時,常常將 AI 生成的詩誤認爲是人類創作。  

📉 受試者對 AI 詩歌的評價普遍高於人類詩歌,尤其在不知作者的情況下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