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爾街日報》正在進行一項新實驗,推出基於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摘要,這些摘要以 “關鍵點” 的形式出現在新聞報道的頂部。該功能的首次測試出現在一篇關於特朗普教育部計劃的報道中。爲了驗證這項新功能的有效性,《華爾街日報》向讀者開放了反饋渠道,以瞭解用戶的實際需求。
這些 “關鍵點” 摘要的內容由人工智能工具生成,並在發佈前經過編輯審覈。摘要框中清晰地標明瞭這一信息,確保讀者知道摘要的來源以及經過的審覈過程。此外,摘要框還提供了鏈接,介紹《華爾街日報》及道瓊斯新聞社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相關內容。
《華爾街日報》數字部門負責人 Taneth Evans 表示:“我們一直在評估新技術和講故事的方法,以爲我們的訂閱者提供更多價值。爲此,我們目前正在進行一系列 A/B 測試,以深入瞭解用戶在摘要方面的需求。” 這表明該報不僅在技術創新上尋求突破,也在與讀者的互動中不斷進行調整。
此外,AI 生成摘要的趨勢在新聞網站和平臺中越來越普遍。美國今日的母公司 Gannett 也開始實驗在其文章中添加 AI 生成的摘要,並使用類似的 “關鍵點” 格式。這種趨勢爲用戶提供了快速獲取信息的便捷方式,儘管專家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讀者仍應儘量閱讀完整文章,以避免因 AI 工具的潛在錯誤而造成的信息誤導。
在這一背景下,AI 摘要作爲一種新興的輔助工具,是否能夠真正滿足用戶需求,仍待觀察。
劃重點:
🌐 《華爾街日報》正在測試 AI 生成的 “關鍵點” 摘要,旨在提升讀者體驗。
📝 這些摘要經過人工智能生成,並由編輯進行審覈,以確保信息準確性。
🔍 AI 摘要在新聞界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媒體平臺開始嘗試這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