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媒體《紐約時報》向一家名爲 Perplexity 的 AI 初創公司發出了一封 cease-and-desist(停止令)信,要求該公司停止使用其內容。

這一消息最早由《華爾街日報》報道,引起了廣泛關注。其實,這已經不是《紐約時報》第一次因內容使用問題與 AI 企業發生衝突了。

image.png

去年,該報曾對 OpenAI 提起訴訟,指控其在訓練 AI 模型時非法使用了大量文章。儘管 OpenAI 堅持認爲其使用這些內容屬於合法的 “公平使用”,但爲了避免法律糾紛,OpenAI 還是開始與多家大型媒體達成合作協議,試圖以合法方式獲得內容。

而 Perplexity 的 AI 服務與流行的 ChatGPT 聊天機器人有所不同。Perplexity 實際上是一個 “答案引擎”,其功能更接近傳統搜索引擎,通過 AI 技術爲用戶提供快速、精準的信息回答。這樣的服務雖然方便了用戶,但也引發了內容創作者的擔憂,他們開始關注自己的作品是否會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被使用。

在如今的數字化時代,內容版權問題變得尤爲重要。隨着 AI 技術的迅猛發展,如何保護創作者的權益和確保合法使用內容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媒體和科技公司在這一領域展開鬥爭,如何找到平衡點,將是所有相關方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

劃重點:

🌐 《紐約時報》向 AI 公司 Perplexity 發送停止令,要求其停止使用內容。  

⚖️ 此前,該報已對 OpenAI 提起訴訟,因其被指未經授權使用了大量文章。  

🔍 Perplexity 提供的 “答案引擎” 服務,引發了關於內容版權的新一輪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