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隆大學醫學部和科隆大學醫院的研究團隊推出了一款基於人工智能的數字病理平臺,由尤里・托爾卡赫博士和賴因哈德・比特納教授領銜。這項新技術可以對肺癌患者的組織切片進行全自動化分析,提升了對腫瘤的檢測速度和準確性。
肺癌是人類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其高死亡率讓很多患者深感焦慮。現在,肺癌患者的治療選擇主要依賴於病理檢查。病理學家不僅能夠識別出與特定分子相關的基因變化,從而爲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近年來,病理學的數字化轉型也在不斷推進,顯著改變了傳統的病理檢查方式。
過去,病理學家需要使用顯微鏡進行組織切片的觀察,而現在則可以通過將切片數字化,直接在電腦屏幕上進行分析。這種數字化的方式不僅提高了效率,也爲使用先進的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礎。通過人工智能,研究人員能夠從病理切片中提取出更多癌症相關的信息,這在傳統方法中是無法實現的。
托爾卡赫博士表示:“我們的平臺可以用來開發新的臨牀工具,這些工具不僅能夠提高診斷質量,還能提供患者病情的新信息,比如患者對治療的反應情況。” 爲了驗證該平臺的廣泛適用性,研究團隊計劃與德國、奧地利和日本的五個病理研究機構合作,進行進一步的驗證研究。
這項研究成果已在《細胞報告醫學》期刊上發表,標誌着數字病理學和人工智能結合的又一重要進展。通過這項技術,未來的肺癌診斷將更加精確,也讓醫生和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研究論文:https://dx.doi.org/10.1016/j.xcrm.2024.101697
劃重點:
1. 🧬 科隆大學研究團隊推出基於人工智能的數字病理平臺,實現肺癌組織切片的全自動化分析。
2. 📊 數字化病理學提高了肺癌診斷的速度和準確性,病理學家可以從切片中提取更多信息。
3. 🌍 研究團隊計劃與國際機構合作進行驗證,推動人工智能在臨牀應用中的廣泛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