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數據公司(IDC)發佈了一份關於中國人工智能公有云服務市場的報告,內容令人振奮。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的 AI 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達到了126.1億元人民幣,相比於2022年,增長幅度高達58.2%。這顯示出大模型在推動生成式 AI 應用創新和傳統 AI 應用落地方面,正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這份報告中,IDC 還特別提到,百度智能雲和阿里雲並列市場第一,騰訊雲緊隨其後,華爲雲位列第三。可以看出,隨着 AI 技術的不斷成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各大雲服務商之間的差距在逐漸縮小。

報告進一步分析了計算機視覺公有云服務市場,2023年的規模達到了60.6億元。這裏,騰訊雲、百度智能雲和阿里雲依然佔據着明顯的市場優勢。

而在對話式 AI 公有云服務方面,市場規模爲15億元,阿里雲和百度雲繼續領跑,而騰訊雲也在積極擴展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語音公有云服務市場的規模爲15.8億元,主要應用於會議語音轉錄和語音助手等場景。在這一領域,阿里雲依舊佔據首位,百度雲緊隨其後,騰訊雲也逐漸嶄露頭角。


同時,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平臺的市場也在不斷髮展。其中,自然語言處理市場由阿里雲主導,華爲雲和騰訊雲位列其後;而機器學習平臺市場的規模爲20.1億元,華爲雲再次獲得第一,阿里雲緊隨其後。
IDC 分析師指出,儘管目前中國市場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公有云服務並非主要選擇,很多頭部企業仍偏向於私有化部署,但大模型和生成式 AI 的落地正處於起步階段,公有云的快速更新迭代將爲 AI 公有云服務帶來巨大的機遇。
IDC 表示,未來的雲服務商將繼續以其投資和生態擴張能力,成爲 AI 領域的重要推動力。
劃重點:
🌟2023年中國 AI 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達126.1億元,增長58.2%!
🏆 百度智能雲與阿里雲並列第一,騰訊雲和華爲雲緊隨其後。
🤖 計算機視覺、對話式 AI 和智能語音服務市場持續擴展,各大廠商積極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