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播客節目中,Cohere 的首席執行官艾登・戈麥斯(Aidan Gomez)表示,當前 AI 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銷售 AI 模型的生意正在迅速變成一個 “零利潤的行業”。他提到,像 OpenAI 和 Anthropic 這樣的公司每年在訓練像 GPT-4和 Claude 這樣的大型模型上投入數十億美元,但由於價格競爭激烈,整體業務變得異常脆弱。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戈麥斯指出,當前 AI 模型的價格大戰讓這個行業的邊際利潤幾乎消失。“如果你僅僅依賴銷售模型,接下來的日子將會非常艱難。” 他說,這裏的 “銷售模型” 指的是向開發者提供 API 訪問這些 AI 模型的服務,而在這個領域中,OpenAI、Anthropic、谷歌和 Cohere 等公司都面臨類似的困境。
AI 模型的研發公司們正面臨一個挑戰,那就是在不斷提升模型性能的同時,還要支付給英偉達等硬件廠商的大筆費用。與此同時,各家公司爲了留住用戶紛紛降低模型的訪問價格,Meta 等公司的開源模型更是免費供人使用。
戈麥斯也提到,儘管當前的 AI 模型面臨着巨大的虧損,但他相信 Cohere 的 AI 模型在長期內會是一筆有吸引力的生意。爲了在短期內產生收入,推出相關的產品也是一條可行的路徑。他強調,目前的 AI 模型生意實際上是在虧損中運轉。
對於像微軟和谷歌這樣的巨頭而言,他們可以通過資金補貼來承受這些損失,但對於初創企業來說,情況卻並非如此。Cohere 是目前仍在開發前沿 AI 模型的少數初創公司之一,和 OpenAI、Anthropic 及 Mistral 並列。而許多類似的初創企業,如 Inflection 和 Character.ai,已被大型雲服務商收購,這使得他們的業務在保留技術的同時卻變得沒有盈利能力。
戈麥斯還提到,依賴於雲服務提供商並不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他指出,風險資本家只關心回報,而云服務商可能會有其他動機。“這對初創公司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雖然行業內對於 AI 模型的創新充滿期待,但何時能實現盈利依然是個未知數。而顯然,並非每一個 AI 初創公司都能等到那個時刻。
劃重點:
🌟 競爭加劇使得 AI 模型的銷售利潤幾乎爲零,企業需要面對價格戰的壓力。
💰 初創企業在巨頭公司的補貼和低價策略下難以生存,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 儘管當前的商業模式虧損嚴重,但長遠來看,市場仍對 AI 模型有着巨大的需求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