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谷歌終於開始行動,旨在打擊非自願的深度僞造內容。特別是在八個月前,泰勒・斯威夫特的深度僞造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促使科技公司和立法者開始認真對待這一問題。作爲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亨利・阿杰德指出,現在已經到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消費者意識的提高以及立法壓力的增加,使得科技公司不能再忽視這個問題。

谷歌 (2)

谷歌上週宣佈,將採取措施避免色情深度僞造內容出現在搜索結果中。他們將簡化受害者請求移除非自願色情圖像的流程,並且會過濾掉相關搜索的所有色情結果,還會刪除重複的圖像。這意味着,如果有人搜索包含某人姓名的深度僞造內容,谷歌會盡量推送高質量的非色情內容,比如相關新聞文章。阿杰德對此表示贊同,認爲這一舉措能大幅減少非自願色情深度僞造內容的曝光率。

不過,雖然谷歌的舉措是一個積極的開始,但仍有許多工作要做。今年初,我曾提到過應對非自願色情深度僞造的幾種方式,包括加強監管、引入水印技術和建立保護機制等。然而,水印和保護機制仍處於實驗階段,效果並不穩定,但監管方面的變化則在逐步推進。例如,英國已禁止創建和傳播非自願色情深度僞造內容,導致相關網站如 “Mr DeepFakes” 封鎖了英國用戶的訪問。

在歐盟,AI 法案已經正式生效,要求深度僞造的創作者明確說明這些材料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而美國參議院也通過了 “抵抗法案”,爲受害者提供尋求民事救濟的渠道,但這項立法在衆議院仍需通過才能生效。

阿杰德指出,谷歌雖然能夠識別流量高的網站並努力將深度僞造網站從搜索結果中刪除,但還可以做得更多。他呼籲大家重新審視非自願深度僞造的性質,認爲這些內容應該像兒童色情一樣被嚴格禁止和處理。他提到,互聯網平臺需要採取更強有力的措施,確保這樣的內容不再被輕易創造或獲取。

劃重點:

🌟 谷歌開始行動,簡化受害者請求移除非自願色情深度僞造內容的流程。  

📜 英國已全面禁止創建和傳播非自願深度僞造內容,推動相關網站採取限制措施。  

💡 阿杰德呼籲重新審視非自願深度僞造內容的性質,強調應像兒童色情一樣受到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