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版權局在其關於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其領域的首份報告中提出,迫切需要一項新法律來定義和打擊AI驅動的換臉技術。版權局局長Shira Perlmutter在報告的聲明中指出,未經授權的數字複製品的分發不僅在娛樂和政治領域構成嚴重威脅,也對普通公民的聲譽和生計造成風險。

這份報告着重討論了AI與知識產權的聯繫,特別是關於控制個人身份的權利。雖然我們不需要申請版權來防止廣告商使用我們的形象,但AI複製品的情況是否相同還有待商榷。

過去,創建一個人的“數字複製品”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努力,因此這種現象通常僅限於政治家和名人。但現在,通過一些視頻和社交媒體帖子,幾乎任何人都可以輕鬆且低成本地創建一個逼真的虛擬版本。這爲濫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正如FCC和其他聯邦機構在各自領域所指出的。

版權局在報告中提出了一些建議,這些建議可能對國會正在努力解決的這一問題有所幫助。例如:

責任應從分發或提供未經授權的數字複製品中產生,而不僅僅是創造行爲本身。它不應僅限於商業用途,因爲造成的傷害通常是個人性質的。

保護應至少持續個人一生。任何死後保護應限於持續時間,如果個人的形象繼續被利用,可能選擇延長期限。

法規應包括一個安全港機制,激勵在線服務提供商在接到有效通知或以其他方式得知它們是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移除未經授權的數字複製品。

鑑於已有的州公開權和隱私權,版權局不推薦全面的聯邦取代。聯邦法律應提供全國一致保護的基礎,各州應繼續能夠提供額外的保護。

報告指出,AI創造的數字複製品的速度、精確度和規模要求聯邦迅速採取行動。版權局的這些建議爲新“數字複製品”法律的起草者提供了重要的細節,特別是對於一個在法律上可辯護的法律。

隨着AI技術的飛速發展,AI換臉技術帶來的法律和道德問題日益凸顯。美國版權局的報告和建議爲這一領域的立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起點,但同時也需要更多的社會共識和法律實踐來確保技術的發展不損害個人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