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AI日報】欄目!這裏是你每天探索人工智能世界的指南,每天我們爲你呈現AI領域的熱點內容,聚焦開發者,助你洞悉技術趨勢、瞭解創新AI產品應用。
新鮮AI產品點擊瞭解:https://top.aibase.com/
1、李彥宏發佈文心大模型雙星:X1Turbo 直指 DeepSeek,4.5Turbo 超越 GPT-4o
在百度 Create 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推出了全新一代文心大模型 X1Turbo,該模型在性能和價格上都具有顯著優勢。X1Turbo 的輸入和輸出價格分別爲1元和4元,僅爲競品 DeepSeek-R1的25%。此外,文心4.5Turbo 的輸入和輸出價格更低,分別爲0.8元和3.2元,且在多項基準測試中表現優異,超越了 GPT-4o。

【AiBase提要:】
💡 文心大模型 X1Turbo 性能大幅提升,輸入價格僅爲1元,輸出價格爲4元,極具競爭力。
📊 文心4.5Turbo 在速度上更快,價格下降80%,輸入和輸出價格分別爲0.8元和3.2元。
🏆 文心4.5Turbo 在基準測試中平均分高達77.68,超越了 GPT-4o 的72.76,表現出色。
2、百度發佈AI開放計劃,助力開發者全面擁抱 MCP
在百度 Create 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宣佈了一系列支持 AI 應用的計劃,推出了“AI 開放計劃”,旨在爲開發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該計劃通過多樣的內容和服務分發機制,滿足用戶對 AI 服務的需求,同時爲開發者帶來流量和收益。李彥宏強調,百度將降低開發者的門檻,推動 AI 應用的快速創新,並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培養1000萬 AI 人才,迎接智能新時代的到來。

【AiBase提要:】
🚀 百度推出“AI 開放計劃”,爲開發者提供全方位支持,促進 AI 應用發展。
💡 計劃接入多種創新應用,滿足用戶對最新 AI 服務的需求,提升開發者收益潛力。
🏆 啓動“文心杯”創業大賽,投資最高可達7000萬元,計劃培養1000萬 AI 人才。
3、OpenAI免費開放輕量版Deep Research,o4-mini提供支持
OpenAI宣佈其AI研究工具Deep Research將向免費用戶推出輕量版,標誌着AI技術的普及化。Deep Research能夠自主完成複雜研究任務,生成詳盡的研究報告,現免費用戶也能受益。輕量版由o4-mini模型驅動,雖然報告篇幅較短,但保留了核心智能與分析能力。

【AiBase提要:】
🧠 Deep Research是OpenAI推出的AI研究代理,能夠自主完成複雜研究任務並生成詳盡報告。
📈 輕量版Deep Research由o4-mini模型驅動,雖然報告篇幅較短,但仍保留核心智能和深度分析能力。
🌍 免費用戶的Deep Research功能正在測試階段,OpenAI承諾將很快分享更多細節以滿足用戶需求。
4、即夢視頻3.0內測:運鏡絲滑、精準捕捉人物表情
即夢視頻3.0的內測展示了其在視頻創作領域的顯著進步,特別是在運鏡流暢性和人物情感捕捉方面。新模型能夠處理多樣化的場景,並且支持高清畫質,展現出更高的藝術表現力。儘管仍處於內測階段,其強大的功能和精準的表現力預示着未來AI視頻創作的無限可能,值得創作者期待。

【AiBase提要:】
🎬 豐富的鏡頭語言,支持多種專業級運鏡方式,增強視頻敘事能力和視覺衝擊力。
🎨 支持多樣的風格,包括超現實主義、卡通動畫和自然紀錄片等,滿足創作者的藝術構想。
🐾 動物表現力獨特,模型能賦予動物角色生動的動作和個性,提升整體表現力。
5、百度推出內容操作系統“滄舟OS”,百度文庫AI月活用戶近1億
在4月25日的百度 Create 大會上,李彥宏發佈了全球首個內容領域的操作系統“滄舟 OS”,旨在提升內容管理的智能化與高效化。核心組件“Chatfile Plus”可對多模態內容進行深度解析,百度文庫與百度網盤聯合推出的“AI 筆記”則爲用戶提供了便捷的學習和內容整理工具。

【AiBase提要:】
🌟 百度推出全球首個內容領域操作系統“滄舟 OS”。
📈 百度文庫和百度網盤的AI月活用戶已接近1億。
📝 新推出的“AI 筆記”是業內唯一的多模態AI筆記工具。
6、百度文庫、百度網盤聯合發佈GenFlow超能搭子、AI筆記
在4月25日的Create2025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文庫與百度網盤推出了兩款創新的AI工具,分別是“GenFlow超能搭子”和“AI筆記”。這兩款產品旨在提升用戶的工作和學習效率,充分利用大模型技術,覆蓋多個場景。GenFlow超能搭子通過簡單指令自動規劃任務並生成高質量內容,而AI筆記則實現了視頻學習與筆記的無縫連接,自動生成結構化的多模態筆記。
【AiBase提要:】
📈 GenFlow超能搭子快速生成高質量內容,用戶通過簡單指令即可自動規劃任務。
🎓 AI筆記實現視頻學習與筆記的無縫聯動,自動生成多模態結構化筆記。
🌐 百度文庫和網盤聯合推出的AI工具覆蓋多個場景,服務用戶總數達10億,助力生產力提升。
7、Pixverse推出MCP:一鍵解鎖AI視頻生成新境界
隨着生成式AI技術的快速發展,Pixverse推出的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爲視頻創作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MCP允許用戶通過自然語言提示生成高質量視頻,無需複雜的開發環境,極大地降低了技術門檻。它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使得內容創作者、營銷人員和開發者能夠更自由地進行創作,同時也爲開發者社區提供了新的機會。
【AiBase提要:】
🚀 MCP是一種專爲AI視頻生成設計的協議,用戶可通過自然語言提示生成視頻。
💻 該協議支持多分辨率輸出和多樣化場景描述,提升了視頻內容的結構化程度。
📈 MCP的開放性爲開發者提供了定製和擴展功能的機會,推動了AI視頻創作的普及。
8、Tavus發佈SOTA脣形同步模型Hummingbird-0:革新零樣本脣形同步技術
Tavus最近推出的Hummingbird-0模型在脣形同步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標誌着零樣本脣形同步的新時代。該模型不僅具有高精度的脣形同步能力,還在視覺質量和身份保持方面超越了現有市場上的其他模型。Hummingbird-0的應用場景廣泛,涵蓋了內容創作和多語言配音等多個領域,極大地提升了視頻編輯的效率和質量。
【AiBase提要:】
🚀 Hummingbird-0是當前最先進的零樣本脣形同步模型,無需模型訓練即可實現高精度同步。
🌍 該模型適用於多種應用場景,包括用戶生成內容、配音和個性化視頻,降低了編輯時間成本。
🏆 Tavus通過對比測試證明Hummingbird-0在視覺質量和同步精度上超越了其他行業領先工具。
9、豆包1.5· 深度思考模型上線邊緣大模型網關 可免費領百萬Tokens
字節跳動旗下火山引擎推出的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現已上線邊緣大模型網關,爲用戶提供高達500萬tokens的免費使用額度。這一高性能AI模型在推理和創意寫作等領域表現卓越,支持多模態推理,極大提升了AI服務的可用性與效率。通過邊緣計算,用戶可以快速、可靠地訪問多種大模型,推動AI技術的廣泛應用。

【AiBase提要:】
🚀 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提供高達500萬tokens的免費使用額度,支持多種使用場景。
💡 模型採用MoE架構,參數優化顯著,具備高併發和低延遲的優勢。
🌐 邊緣大模型網關已適配100多種主流大模型,提升了AI服務的速度和可靠性。
10、Adobe全新Firefly平臺引入OpenAI與Google的AI模型,創意工具再升級
Adobe推出全新AI模型集Firefly,標誌着其在創意設計領域的重大進展。Firefly整合了多家合作伙伴的先進技術,旨在提升用戶在Creative Cloud中的創作效率。通過生成式AI,用戶能夠快速生成創意內容,節省時間。Firefly的便捷集成使得即使沒有編程背景的創意工作者也能輕鬆使用這些強大的工具。
【AiBase提要:】
✨ Firefly平臺整合了OpenAI和Google的先進AI技術,提升創作效率。
🖼️ 用戶可以通過簡單的文字描述快速生成相關圖像或設計稿,節省創作時間。
🔧 Firefly的集成方式便捷,創意工作者無需編程背景也能輕鬆上手。
11、ImageSlider2.0即將加入核心產品線,圖像生成功能全面升級
Gradio團隊即將推出ImageSlider2.0,作爲其核心產品線的一部分,帶來一系列全新功能與性能增強。此更新旨在提升用戶體驗,擴展創作選項,並提高生成效率。新版本支持多種佈局和高分辨率圖像生成,適用於電商、數字藝術等多個領域。

【AiBase提要:】
✨ 增強的圖像滑動體驗,支持動態過渡和交互式導航,優化移動端與桌面端用戶體驗。
🎨 提供多樣化佈局選項,用戶可根據需求定製圖像排列方式,適合各種展示場景。
🚀 支持高分辨率圖像生成及視頻播放,提升電商和數字藝術的展示效果。
詳情鏈接:https://github.com/gradio-app/gradio/pull/11027
12、李彥宏談DeepSeek現存痛點 稱Deepseek又慢又貴
在今日的Create2025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詳細介紹了DeepSeek模型的應用現狀及其面臨的挑戰。他指出,儘管DeepSeek在智能客服和搜索增強等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存在技術侷限,如無法處理多模態內容及響應速度慢等問題。李彥宏強調,未來的AI模型需要具備多模態能力,降低成本是推動AI應用普及的關鍵。
【AiBase提要:】
🛠️ DeepSeek模型目前僅支持文本處理,無法生成多模態內容,限制了其在高風險領域的應用。
💰 文心4.5Turbo與X1Turbo版本在性能和成本上進行優化,旨在降低企業部署門檻。
📈 百度通過技術迭代與成本重構,力求在模型能力與商業化落地之間找到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