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AI 工具逐漸成爲大學生完成各類報告和論文的 “得力助手”。根據央視新聞的報道,部分高校教師和專家表示,利用 AI 生成內容的學生中,個別案例涉及不當行爲,如僞造研究數據、編輯實驗圖片和替代自主設計等,已構成學術不端。

在某高校的作業羣中,一則通知引起了學生們的廣泛關注。老師明確指出,若學生提交使用 AI 直接生成的作文,將被判定爲零分。這一政策的出臺,旨在提醒學生重視學術誠信,反對依賴技術手段來完成學業。

QQ_1740619690903.png

爲了應對這一現象,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制定關於 AI 工具使用的相關規範。同時,國內多個研究團隊也在積極開展 AI 論文反識別的檢測研究,以保證學術環境的純潔性。

對此,有網友表示:“支持老師的說法,自己寫的更有成就感”,也有的認爲:“一代人正在被AI毀了……”。還有網友指出:“過度依賴,就會造成思維惰性,抑制創造力的發展”。你又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