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大型保險公司,包括 AIG、Great American 和 WR Berkley,向美國監管機構申請,希望能夠將人工智能相關的責任從企業保單中排除。這一請求反映出業界對人工智能風險的深切擔憂。某位承保人向《金融時報》表示,人工智能模型的輸出結果 “太像一個黑匣子”,難以預測和評估其潛在的風險。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隨着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人工智能技術,保險公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例如,谷歌的人工智能曾錯誤地指控一家太陽能公司存在法律問題,導致該公司在今年3月面臨高達1.1億美元的訴訟。去年,加拿大航空公司因其聊天機器人發出的折扣信息而陷入了困境。此外,詐騙分子利用一位高管的數字克隆版本,通過視頻通話騙取了總部位於倫敦的設計工程公司奧雅納(Arup)2500萬美元。
保險公司最爲擔心的並不是單筆鉅額賠付,而是當廣泛使用的 AI 模型出現故障時,可能引發成千上萬起同時發生的索賠,從而導致系統性風險。正如怡安集團的一位高管所言,保險公司能夠承受一家公司4億美元的損失,但卻無法承受因 AI 智能體故障而引發的1萬起同時發生的索賠。
這一情況引發了行業內的深思。如何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合理評估其風險並制定相應的保險政策,成爲了保險公司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劃重點:
🌐 保險公司請求排除人工智能相關責任,反映出對 AI 風險的深切擔憂。
💼 多起實際案例顯示,AI 錯誤可能導致鉅額賠償和法律糾紛。
⚠️ 同時發生的索賠風險可能對保險公司構成系統性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