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I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接受Baron Capital專訪時將公司10月上線的AI百科全書“Grokipedia”定位爲“現代亞歷山大圖書館”,承諾項目完全開源,並計劃將知識庫刻錄在穩定氧化物介質後送往月球、火星及更遠深空,以避免“文明毀滅導致知識再次消失”的悲劇。

目前Grokipedia已收錄約88.5萬篇文章,內容全部由Grok大模型生成並標註實時覈查時間,用戶可劃線與模型互動、提交糾錯建議,但條目數量仍遠低於維基百科的700萬+英文詞條。馬斯克表示,當內容質量“足夠好”時將把項目更名爲“Encyclopedia Galactica(銀河百科全書)”,致敬《基地》系列作品,並向公衆開放API與完整數據庫下載。
爲了實現“永久保存”,xAI正與材料實驗室合作,將百科數據蝕刻在耐高溫氧化物薄片,計劃2026年起隨SpaceX月球與火星貨運任務陸續部署,同時把開源版本留在地球軌道、地面數據中心與GitHub倉庫,實現“多星球備份”。業內認爲,這一策略既爲xAI積累高質量訓練語料,也試圖在“AI+太空”敘事中佔據文化制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