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數據中心在拉丁美洲的數量激增,尤其在乾旱的地區,然而,隨着建設的推進,社區對其環境影響的擔憂也在上升。根據 Mozilla 基金會的研究員帕茲・佩尼亞的觀點,拉美各國政府正在積極吸引外國投資,承諾爲數據中心提供優惠政策,然而,相關的環境法規卻未能跟上。

互聯網 大數據2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

以智利和巴西爲例,這兩個國家正在大力發展數據中心,智利尤其出現了對數據中心建設的強烈抵制。佩尼亞指出,智利政府正在放寬數據中心的環境評估標準,導致社區無法獲得有關這些設施對環境影響的信息。特別是,數據中心常常依賴柴油發電,而智利政府最近改變了評估標準,使得數據中心可以不經過嚴格的環境影響評估。

許多社區成員對政府的透明度感到憤怒,尤其是當他們發現數據中心的計劃並未充分考慮到當地居民的聲音時。佩尼亞提到,社區在尋求更多信息時,常常遭遇政府的 “企業機密” 擋箭牌,這使得他們不得不通過法律手段來獲取信息。以烏拉圭爲例,當地居民曾因缺乏水資源而對 Google 在蒙得維的亞建設的數據中心提出質疑,最終通過法律途徑成功獲得了所需信息。

面對數據中心的建設,社區並不總是將大科技公司視爲敵人,而是將其視爲提升環境標準的機會。雖然數據中心的規模龐大,但許多社區成員在環保鬥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展現出強烈的抗爭意願。

劃重點:

🌍 社區對數據中心建設的環境影響表示擔憂,呼籲政府透明度。

💡 智利政府放寬數據中心的環境評估標準,引發廣泛抗議。

⚖️ 社區通過法律手段獲取信息,部分成員將大科技公司視爲改善環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