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斯坦福大學研究團隊在 Cell Press 旗下期刊《Patterns》上發佈的最新報告,大型語言模型(LLM)已在各類正式書面溝通場景中被廣泛應用。該研究分析了 Newswire、PRWeb 和 PRNewswire 等各大平臺的英文文稿,發現其中有大量文稿帶有明顯的 AI 痕跡。

研究團隊採用了一套名爲“分佈式 LLM 量化框架(Distributional LLM Quantification Framework)”的統計模型,通過分析語料整體的語言特徵分佈,估算出特定時間段內具備 AI 生成特徵的文本比例。需要注意的是,該方法目前僅適用於英文語料,因此其結果反映的僅是英文文本中具備 AI 特徵的比例,並不意味着整篇文章“完全由 AI 撰寫”。
報告數據顯示,研究團隊分析了去年共計 68.7萬條消費者投訴、53.7萬篇企業新聞稿、3.04億份招聘信息以及1.6萬篇聯合國新聞稿,結果令人關注:
企業新聞稿: 約 24% 的文稿帶有 AI 痕跡。
消費者投訴: 約 18% 的投訴文本具備 AI 特徵。
聯合國新聞稿: 約 14% 的內容被認定爲“幾乎由 AI 大模型直接生成,或經過大幅改寫”。
招聘信息: 接近 10% 的招聘內容帶有 AI 痕跡。
研究人員指出,LLM 已深入滲透社會各領域的正式文本寫作,並逐漸成爲人們日常書面表達的重要輔助工具。在細分領域,研究發現 教育程度較低的地區使用 AI 撰寫投訴的比例高達 19.9%,明顯高於教育程度較高地區的17.4%。在招聘信息方面,中小型企業或初創公司更傾向於使用大模型生成內容,其中約有 10% 至15% 的招聘公告包含明顯的 AI 痕跡。
研究人員同時強調,隨着生成式 AI 技術的不斷進步,其文風正日益接近人類。因此,未來要精確識別 AI 在文本創作中的參與程度將變得愈發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