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計算機娛樂供應商協會(CESA)發佈了一項調查報告,顯示51% 的日本遊戲公司已經開始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人工智能(AI)技術。這項調查在今年6月至7月間進行,參與的公司包括衆多知名遊戲廠商,如卡普空(Capcom)、Level-5、史克威爾艾尼克斯(Square Enix)和世嘉(Sega),涵蓋了大型開發商和獨立開發者。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根據調查結果,這些公司正利用 AI 生成視覺遊戲資產、創作故事情節和文本內容,並輔助編程工作。此外,32% 的參與企業表示,他們在開發自研遊戲引擎時也在藉助 AI 的力量。儘管生成式 AI 在遊戲行業的潛在應用引起了廣泛討論,但其實際滲透程度卻讓人感到意外,特別是在日本市場。
其中,Level-5和卡普空等公司已公開承認採用 AI 技術。Level-5在多個環節中廣泛應用 AI,包括圖像超分辨率處理、角色設計和代碼生成等。不過,業內對生成式 AI 在遊戲開發中的具體應用存在很大分歧。許多業內人士一致認爲,利用 AI 加速重複性的編碼或動畫製作是合理的,但如果試圖用 AI 替代人類藝術家的角色,則引發了激烈的爭議。
正因如此,某些公司在採納 AI 技術時顯得更加謹慎。任天堂明確表示,因版權方面的顧慮,目前將避免使用生成式 AI。對於這家一直以法律手段捍衛知識產權的企業來說,這一選擇反映了其一貫的立場。同時,其他主要廠商也呼籲在採用 AI 技術時要負責任,保護遊戲開發中的人文創造力。
拉瑞安工作室(Larian Studios)的首席執行官斯溫・溫克(Swen Vincke)對此發表了看法。他在去年接受採訪時指出,AI 是一個提升效率的工具,團隊近期新招聘了15名概念美術師,以解決產能瓶頸,而非依賴 AI 解決方案。
劃重點:
🌟51% 的日本遊戲公司已開始使用 AI 技術,應用領域包括視覺資產生成和故事創作。
🎮 部分公司如任天堂因版權顧慮,選擇不使用生成式 AI,顯示出行業對 AI 技術應用的分歧。
🤖 拉瑞安工作室 CEO 表示,AI 應作爲工具提升效率,而非替代創作過程中的人類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