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penAI、甲骨文(Oracle)與日本軟銀共同宣佈,將在美國建設五個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這項名爲 “星際之門”(Stargate)的宏大計劃,預計未來三年內的總投資將超過4000億美元,算力規模有望達到7吉瓦,並計劃最終擴展至10吉瓦,成爲 AI 數據中心建設史上規模最大的項目之一。
OpenAI 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強大的計算能力支持。他強調,只有構建足夠的算力,才能讓 AI 真正實現其潛力。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根據公開的計劃,OpenAI 與甲骨文將分別在得克薩斯州沙克爾福德縣、新墨西哥州多納安娜縣及美國中西部的一個未披露地點新建三個數據中心。同時,OpenAI 與軟銀及其關聯公司將在俄亥俄州洛德斯敦和得克薩斯州米拉姆縣建立兩個數據中心。這項計劃不僅包括新建設施,還將整合與 CoreWeave 的合作項目,整體算力預計在三年內接近7吉瓦,投資規模則高達4000億美元。
這一項目預計將爲當地創造約2.5萬個直接就業崗位。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今年1月曾公開支持這一項目,強調 AI 在國家經濟和安全戰略中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英偉達也宣佈將向 OpenAI 投資最多1000億美元,以供應數百萬塊 AI 芯片,以支持其下一代數據中心的建設。根據雙方簽署的意向書,這項合作的能耗預計將超過10吉瓦。
不過,這一超大規模的投資也引發了一些市場的質疑。伯恩斯坦分析師斯泰西・拉斯貢(Stacy Rasgon)指出,此類投資可能會加劇 “循環交易” 的風險,即 AI 公司依賴融資擴展數據中心,從而持續採購英偉達的產品。他認爲,這筆交易的規模超出了以往所有案例,背後的合理性值得進一步審視。
根據 PitchBook 的數據,英偉達在2024年參與了超過50起 AI 領域的風險投資交易,且今年有望刷新紀錄。然而,分析人士擔心,對 OpenAI 的巨大押注可能會導致 AI 產業鏈的估值泡沫問題加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