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行業,近期發生了一筆引人注目的交易,甲骨文(Oracle)宣佈與 OpenAI 簽署了一項價值300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這一消息一出,甲骨文的股價瞬間飆升,帶動了整個 AI 概念股的集體上漲,市場一度熱情高漲。

然而,隨着初期的樂觀情緒漸漸消退,專家們對這一鉅額交易的可持續性開始表達擔憂。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教授 Benjamin Lee 指出,這筆交易其實是一場 “高風險的賭博”。他警告稱,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上的過度投資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因爲在基礎設施尚未實現盈利之前,可能會出現過度建設的現象。

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甲骨文透露,其在第一季度的剩餘履約義務(RPO)已飆升至4550億美元,同比增長359%。其中,OpenAI 的這項合約幾乎佔到了甲骨文第一財季新增合同收入的95%。這種龐大的投資無疑爲甲骨文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力,但同時也引發了市場對 AI 泡沫的擔憂。

Lee 教授強調,在當今供應鏈受限的背景下,過度建設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可能並非明智之舉。儘管當前對圖形處理單元(GPU)和數據中心的需求旺盛,未來的市場需求卻充滿不確定性。他認爲,如果人工智能工作負載的需求減少,投資者可能會發現自己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實現預期的投資回報。

雖然華爾街目前對 AI 基礎設施過度建設的風險討論較少,但有分析師表示,建設不足的風險可能比建設過度更爲嚴重。Lee 教授也同意,未來人工智能應用變得更加明確後,數據中心的容量將是至關重要的。但在此之前,投資者需要關注這些風險,畢竟未來的技術應用尚不明朗。

甲骨文與 OpenAI 的這筆千億交易,引發了人們對 AI 投資的熱議,是一次新的投資機遇,還是風險重重的豪賭,仍需市場和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