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on在週四的"Make with Notion"活動上宣佈推出首個AI智能體,這個智能體能夠利用用戶所有Notion頁面和數據庫作爲上下文,自動生成會議筆記、分析報告、競品評估和反饋頁面。
這個全新的AI智能體功能強大,不僅能創建頁面和數據庫,還可以用新數據、屬性或視圖更新現有內容。用戶甚至可以從連接到Notion的外部平臺觸發智能體操作。比如,你可以要求Notion智能體根據Slack、郵件和Google Drive等多個來源創建漏洞跟蹤儀表板。
新發布的智能體基於現有的Notion AI功能構建,後者此前主要用於搜索或總結內容。但新智能體能夠處理更復雜的多步驟任務,充分發揮了智能體AI的能力。公司表示,當前版本的智能體可以執行長達20分鐘的任務,處理數百頁內容。
個性化設置是這個智能體的亮點功能。用戶可以爲智能體設置"檔案"頁面,指導它如何引用來源、輸出風格,以及在何處更新任務和最終結果。你還可以要求智能體"記住"用戶使用過程中的關鍵要點,這些記憶將存儲在檔案頁面中,用戶可以隨時編輯。
從演示視頻可以看到,智能體能夠爲落地頁提供反饋並更新內容、創建餐廳跟蹤器、從會議筆記生成分析報告,以及準備競爭分析報告等多種應用場景。
目前用戶需要手動觸發這些操作,但Notion表示,創建按計劃或觸發器工作的定製智能體功能即將推出。公司還將發佈智能體模板庫,用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任務的現成提示。
過去兩年中,Notion陸續發佈了日曆應用、Gmail客戶端、會議記錄工具和企業搜索功能,從不同來源獲取信息。這些功能爲公司積累了足夠的上下文構建模塊來創建自動化功能。Salesforce、Fireflies和Read AI等其他企業知識和生產力平臺也推出了各自的智能體來提取和更新信息。
這次發佈標誌着Notion從簡單的文檔和數據庫工具向智能工作助手的重要轉型。智能體能夠跨越多個頁面和數據庫執行復雜任務,這種能力可能會顯著改變用戶的工作方式。
不過,20分鐘的任務執行時間限制和當前需要手動觸發的設計,顯示這項技術仍處於相對早期階段。隨着自動觸發和計劃執行功能的推出,智能體的實用性將大大提升。
從競爭角度來看,Notion此舉是對微軟Copilot、Google Workspace AI等競品的有力迴應。通過深度整合用戶的個人知識庫,Notion的智能體可能在個性化和上下文理解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當生產力工具開始具備智能決策能力,當AI開始理解用戶的工作習慣和偏好,數字辦公的未來正在被重新定義。Notion的智能體不僅是技術創新,更可能成爲知識工作者提升效率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