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市場調研機構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發佈了一份令人矚目的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快速增長。報告指出,截止到2025年上半年,中國企業級大模型的調用量預計將達到每日超過10萬億 Tokens,較2024年底增長高達363%。這一數據不僅展現了中國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雄心,也預示着未來的發展趨勢。
根據沙利文的研究,阿里巴巴的通義大模型目前佔據了市場的首位,份額達到17.7%。這一現象說明了企業在 AI 技術上的競爭日益激烈,而在大模型的應用中,開源技術也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報告預測,未來超過80% 的企業將選擇開源大模型,這無疑將推動企業級市場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開源模型的崛起爲企業提供了更加靈活和成本效益高的解決方案,促使它們能夠更快地適應市場變化,提升競爭力。這種趨勢不僅限於大企業,中小型企業同樣可以藉助開源模型降低研發成本,加速 AI 技術的落地和應用。
除了市場規模的急劇擴大,各大企業也在不斷推陳出新。比如,百度最近推出了蒸汽機2.0視頻生成大模型,整合了音視頻生成的強大能力,使得創作變得更加高效。另一方面,商湯科技也在推出其最新版本的大模型和智能平臺,顯示出技術進步帶來的行業變革。
綜上所述,中國企業在 AI 領域的進步令人振奮,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更加依賴於技術創新和開源合作。無論是巨頭還是創業公司,都必須抓住這個變革的機會,以保持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