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對於美國乃至全球的AI產業而言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而 2025 年的融資熱潮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最新數據顯示,僅在 2025 年前 8 個月,就已有 49 家美國AI初創公司完成了單輪 1 億美元以上的大額融資,其中多家公司完成了超過 10 億美元的鉅額融資輪次。

AIbase報道 根據TechCrunch的統計數據, 2024 年共有 49 家AI初創公司完成了 1 億美元以上的融資輪次,其中 3 家公司完成了多輪大額融資, 7 家公司的單輪融資規模達到或超過 10 億美元。而 2025 年僅前 8 個月就已經達到了這一數字,充分展現了AI投資市場的火熱程度。

OpenAI創紀錄融資,估值飆升至 3000 億美元

在這輪融資狂潮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OpenAI在 3 月 31 日完成的創紀錄融資。這輪由軟銀領投的融資規模高達 400 億美元,使得這家ChatGPT開發商的估值達到驚人的 3000 億美元。Thrive Capital、微軟和Coatue等知名投資機構均參與了這輪投資,彰顯了資本市場對生成式AI領域的強烈信心。

緊隨其後的是Anthropic,這家AI研究和大語言模型公司在 3 月 3 日完成了 35 億美元的E輪融資,估值達到 615 億美元。該輪融資由Lightspeed領投,Salesforce Ventures、Menlo Ventures和General Catalyst等參與投資。

醫療AI賽道備受青睞,多家公司估值破 10 億

值得關注的是,醫療AI領域在本輪融資熱潮中表現尤爲搶眼。 8 月 20 日,醫療和住房自動化平臺EliseAI完成了2. 5 億美元的E輪融資,估值達到 22 億美元,該輪融資由知名風投Andreessen Horowitz領投。

專注於AI醫療操作系統的Ambience Healthcare在 7 月完成了2. 43 億美元的C輪融資,由Oak HC/FT和Andreessen Horowitz聯合領投。而醫療AI獨角獸Abridge更是在 6 月完成了 3 億美元的E輪融資,估值高達 53 億美元。

AI臨牀搜索工具開發商OpenEvidence也不甘示弱,在 7 月 15 日完成了2. 1 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達到 35 億美元,該輪融資由Kleiner Perkins和GV領投。

編程工具與基礎設施領域異軍突起

AI編程工具領域同樣表現出色。開發Cursor編程工具的Anysphere在 6 月完成了 9 億美元的C輪融資,估值接近 100 億美元,該輪融資由Thrive Capital領投,Andreessen Horowitz、Accel和DST Global參與投資。

企業搜索初創公司Glean在 6 月 10 日完成了1. 5 億美元的F輪融資,由Wellington Management領投,紅杉資本、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和Kleiner Perkins等參與投資,公司估值達到72. 5 億美元。

基礎設施和硬件公司同樣火熱

AI基礎設施領域也迎來了投資熱潮。Lambda在 2 月 19 日完成了4. 8 億美元的D輪融資,估值接近 25 億美元,該輪融資由SGW和Andra Capital聯合領投,英偉達、G Squared和ARK Invest等參與投資。

專注於AI推理加速的硬件初創公司EnCharge AI在 2 月 13 日完成了 1 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Tiger Global領投,Scout Ventures、三星風投和RTX Ventures等參與投資。

新興領域嶄露頭角,創新活力十足

除了傳統的AI應用領域外,一些新興細分賽道也開始受到資本關注。AI模型基準測試工具LMArena在 5 月 21 日完成了 1 億美元的種子輪融資,估值 6 億美元,該輪融資由Andreessen Horowitz和UC Investments聯合領投。

專注於數學推理引擎的Harmonic在 7 月 10 日完成了 1 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Kleiner Perkins領投,公司估值達到8. 75 億美元。

AIbase觀察 從這份融資清單可以看出, 2025 年的AI投資呈現出幾個明顯特點:首先是融資規模普遍較大,單輪 1 億美元以上已成爲常態;其次是估值水平持續攀升,多家公司估值突破 10 億美元大關;第三是應用領域日趨多元化,從通用AI到垂直領域應用,從軟件到硬件,各個細分賽道都有亮眼表現。

隨着AI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商業化應用的深入推進,預計 2025 年剩餘時間內還將有更多AI初創公司獲得大額融資,這一輪AI投資熱潮有望持續到年底。對於整個AI產業而言,充足的資金支持將進一步加速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推動人工智能在更多場景下的規模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