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摩根士丹利最新的分析,企業界即將迎來一場深刻的變革,人工智能的普及預計每年將爲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公司節省近1萬億美元。這家華爾街銀行估算,90% 的工作崗位將受到人工智能自動化或增能的影響,成本節省將主要來源於減少員工人數、自然流失以及自動化處理知識密集型但常規的任務。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摩根士丹利指出,廣泛部署的所謂 “代理 AI” 軟件和 “具身 AI” 機器人,可能爲標準普爾500指數企業每年帶來約9200億美元的淨收益。這些節省的大部分將來自降低工資開支和減少在重複性或流程密集型崗位上對人力的需求。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計算,這一預計節省相當於該指數2026年稅前收益的約28%。分析師認爲,這一顯著的效率提升將對各行各業產生深遠影響。不過,摩根士丹利的主題投資團隊提醒,完全實現這些成本節省 “可能需要許多年”,而且他們看到一些公司在達到全面採用水平時存在 “重大風險”。9200億美元的數字代表了標準普爾500指數總薪酬開支的41%,並且他們僅對約90% 的標準普爾500公司有足夠的數據進行分析。
摩根士丹利表示,這種 “經濟價值創造” 將通過裁員、降低多種任務執行成本,以及員工能夠將更多時間投入到更高附加值活動的方式產生新的收入和利潤率增長。預計9200億美元的年度經濟利益可能會爲標準普爾500指數帶來約13至16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提升,這一數字相當於目前總市值的近四分之一。
並不是所有行業都會感受到同樣的影響。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消費品分銷與零售、房地產管理和運輸等行業將面臨更大的 AI 驅動的生產力提升潛力,預計其收益將超過2026年預測收益的100%。而已經相對低人力成本的半導體和硬件行業,AI 的潛在價值則較低。
儘管成本節省主要來自於裁員,摩根士丹利強調全自動化與任務級別增能之間的區別。代理 AI 通常是重新分配任務,而不是完全消除工作,而具身 AI 則在物流和實體零售等行業帶來更直接的替代風險。此外,報告還預見到將出現從首席 AI 官到 AI 治理專家等全新職業類別,與過去的技術變革潮流相呼應。
儘管數據看起來樂觀,分析師警告稱,完全採用 AI 的過程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公司更可能先依賴員工流失和流程效率,而不是立即大規模裁員,特別是在以客戶爲中心的行業。
劃重點:
🌟 預計 AI 的普及每年將爲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節省近1萬億美元。
📈9200億美元的節省將主要來自於減少員工人數和降低薪酬開支。
🔍 不是所有行業均受同等影響,消費品和運輸等行業受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