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來自美國的報道引起了廣泛關注。60歲男子在諮詢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GPT)後,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習慣,結果卻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他在堅持這種新飲食三個月後,出現了偏執和幻覺等精神症狀,最終不得不前往急診科就醫。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經過醫生的檢查,這名男子被確診爲溴中毒,這是一種由長期接觸溴化物引起的病症。該男子長期服用在網上購買的溴化鈉,原本是希望通過替換食鹽來改善健康。然而,醫生在調查中發現,他在接受 ChatGPT 的建議後,把飲食中的氯化鈉完全替換成了溴化鈉。
這位患者在閱讀有關降低食鹽攝入量的文章後,受到啓發決定嘗試減少飲食中的氯化物。他在與 ChatGPT 諮詢時,得到了將氯化物替換爲溴化物的建議,因而做出了飲食上的調整。經過幾個月的替代,患者開始感到異常,甚至在急診時表示擔心鄰居在對他下毒。化驗結果顯示,他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氯化物含量異常升高,但鈉含量正常。
醫生們通過進一步的檢查和文獻研究,最終認爲這名患者是因溴中毒而出現的這些症狀。在入院治療期間,患者感到口渴,但對水產生了恐懼。經過一整天的治療,患者的幻覺和妄想加劇,最終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在逐漸恢復的過程中,他提到了使用 ChatGPT 的經歷,以及面部出現的痤瘡和皮膚過敏反應,這些都可能與溴化物有關。
這起案例提醒人們,在尋求健康建議時,依賴非專業的人工智能工具存在風險。雖然 AI 有助於提供信息,但它不能替代醫學專家的建議。尤其是在涉及健康的領域,患者應當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而不是僅僅依賴聊天機器人提供的答案。
劃重點:
🌟 該名男子因使用 ChatGPT 建議,誤將氯化鈉替換爲溴化鈉,導致溴中毒。
🧪 醫生通過化驗發現,患者的血液中含有異常高的溴化物,最終確診爲溴中毒。
💡 此案例提醒大家,尋求健康建議時應依賴專業醫生,而非人工智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