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報道,隨着技術手段的不斷髮展,短劇製作方式正在經歷變革。今年以來,基於自動化生成的短劇逐步走紅,一部名爲《九尾狐男妖愛上我》的短劇更是在社交平臺上引發熱議,目前累計播放量已突破1.8億次。該劇從角色到場景,全部通過自動化方式生成,僅由一人完成製作。
據短劇創作者辣糖介紹,這一類短劇的興起,與年初相關工具爆紅密切相關。相比傳統真人短劇動輒以天爲單位的製作週期,此類短劇最快僅需數小時即可完成,大幅降低了時間與人力成本,製作團隊甚至可精簡至一人。
面對新賽道的潛力,一些大型內容平臺和公司已開始入局佈局。然而在收入與商業化方面,與傳統真人短劇相比仍存在顯著差距。短劇平臺榜單“新腕兒”的主編張女士表示,目前這類短劇尚未在市場中形成穩定規模,仍屬早期嘗試階段。
針對“低成本、高收益”的傳言,業內人士予以否認。辣糖指出,雖然部分製作工具費用低至幾十元,但實際成本遠不止於此,還包括設備投入、員工薪資等支出。她表示,所謂“月入50萬元”的說法並不現實,“月收入在五位數左右較爲常見。”
另一位全職從事該領域的從業者小朱也透露,目前其每月收入約爲2萬元左右,尚未形成可以與成熟影視產業相提並論的盈利模式。
儘管當前仍面臨商業化挑戰,這類短劇以其快速迭代、輕量化製作等優勢,正在吸引更多內容創作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