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維基百科的編輯團隊通過了一項新政策,以應對平臺上大量 AI 生成的低質量條目。根據這項政策,維基百科管理員將擁有在特定條件下快速刪除這些 AI 生成的文章的權限。該措施旨在維護維基百科的內容質量,並防止虛假信息的傳播。

維基百科

WikiProject AI Cleanup 的創始成員 Ilyas Lebleu 指出,雖然某些特徵可以幫助識別 AI 內容,例如特殊的措辭和格式,但這些特徵並非絕對明確。他表示,維基百科不希望僅憑一段文字的風格就誤刪條目,因爲人類作者同樣可能寫出質量不佳的內容。然而,AI 的生成速度遠遠超過人類,這使得 AI 生成的低質量內容成爲了一個嚴峻的問題。

新政策規定,符合兩個主要條件的 AI 生成條目可以被快速刪除。首先,條目中如果包含 “面向用戶的交流內容”,例如一些明顯由大語言模型生成的提示性語句,比如 “這是你的維基百科條目……” 或 “截至我最後的訓練更新……”,這些語言表明提交者可能並未認真審覈文章內容。其次,如果條目中的引用存在明顯錯誤,比如所列的鏈接無法打開或與主題無關,這也是 AI 內容常見的失誤。

Lebleu 強調,快速刪除是一種 “權宜之計”,可以幫助處理最顯眼的問題。然而,他也表示,AI 內容的泛濫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仍有許多 AI 生成的內容不符合這兩個刪除條件。儘管如此,他認爲,AI 有潛力成爲一種有益的工具,未來可能對維基百科產生積極的影響。

劃重點:

✅ 維基百科通過新政策加強對 AI 生成內容的監管,賦予管理員快速刪除權利。  

✅ 快速刪除條目的條件包括存在 AI 生成的交流內容和明顯的引用錯誤。  

✅ 雖然 AI 內容氾濫是個持續問題,但 AI 未來可能成爲維基百科的有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