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已發佈的大模型總數達到了3755個,其中中國企業貢獻了1509個,穩居全球首位。這一成就不僅標誌着我國在基礎大模型領域的快速迭代,也顯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特別是在電子、原材料和消費品等領域。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第56次報告,2025年上半年,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層面取得了全面進展,相關產品數量迅速增加,應用場景不斷擴展。從用戶的使用情況來看,截止到6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回答問題的用戶比例已達到80.9%。在產業層面,預計到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規模將突破7000億元,並且將連續多年保持20% 以上的增長率。

AI機器人打遊戲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我國的人工智能產品在多個場景中得到了深度融合,例如辦公協作、教育普惠、工業設計和內容創作等,構建了一個涵蓋多個領域的智能應用生態。同時,隨着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持續發展和創新,許多高質量的國產人工智能產品也開始加速走向國際市場,提升了我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影響力。

其中,DeepSeek 這一新興應用在上線不足20天內便吸引了超過3000萬的全球日活躍用戶,成爲增長速度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此外,我國在人工智能專利方面也表現突出,專利數量已佔全球的60%,顯示出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

未來,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優勢將繼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