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OpenAI 的資金鍊問題引發廣泛關注,知名創始人薩姆・阿特曼(奧特曼)被迫啓動一輪高達400億美元的融資,以確保其 “星際之門” 項目的順利進行。據報道,OpenAI 急需募集剩餘的300億美元,這一項目旨在建立美國多個數據中心,號稱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計劃。
最初,軟銀集團已在此項目中領投100億美元,但由於項目進展中的一些矛盾,雙方的關係開始緊張。OpenAI 與軟銀在數據中心的選址和投資規模上發生了衝突,軟銀威脅將減少投資,除非 OpenAI 在年底前進行結構重組。如今,OpenAI 不得不與甲骨文簽署了一項3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服務協議,希望通過增加電力容量來緩解當前的資金壓力。
雖然 OpenAI 的年收入已達100億美元,但每年仍虧損高達50億美元,這讓其盈利的前景變得更加渺茫。根據估算,OpenAI 預計到2029年才能實現盈利。如今,OpenAI 正與多個潛在投資者洽談,包括沙特公共投資基金、印度的 Reliance 和阿聯酋的 MGX,以期爲 “星際之門” 項目獲取更多資金支持。
與此同時,OpenAI 的內部問題也不容忽視。公司近期收購初創企業 Windsurf 失敗,核心團隊成員頻頻被競爭對手挖走,這無疑給公司的穩定性帶來了挑戰。外部競爭的壓力也在增加,Meta 等公司正加大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投資,給 OpenAI 帶來更大挑戰。
OpenAI 的資金鍊危機與內部挑戰相互交織,未來的發展之路並不平坦,市場對其持續發展的信心開始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