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25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比賽中,OpenAI 和谷歌的 AI 模型表現出色,雙雙獲得金牌。這場比賽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難度最大的高中數學競賽之一,參賽者們的智力和才華備受矚目。兩家公司獨立宣佈了這一佳績,展示了 AI 系統的迅速發展,同時也讓人們感受到它們在 AI 領域的競爭愈演愈烈。

去年,谷歌在 IMO 比賽中獲得了銀牌,使用的是一種 “正式” 系統,這意味着需要人類將問題轉化爲機器可讀的格式。而今年,OpenAI 和谷歌都使用了 “非正式” 系統,能夠直接處理問題並生成自然語言的證明性答案。他們聲稱,各自的 AI 模型在比賽中成功回答了六道題目中的五道,成績超越了大多數參賽高中生以及谷歌去年使用的 AI 模型。

image.png

在接受採訪時,兩家公司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一金牌成績代表了在非可驗證領域中 AI 推理模型的重大突破。然而,谷歌對 OpenAI 的得分公告提出了質疑,認爲 OpenAI 過早宣佈了這一成績,並未經過 IMO 的官方評估。

谷歌 DeepMind 的 CEO 和研究人員們在社交媒體上對 OpenAI 進行了批評,認爲其在 IMO 宣佈成績時並沒有遵循比賽的正式程序。谷歌的研究人員強調,他們在公佈成績前與 IMO 組織者進行了充分溝通,以尊重參賽學生。

OpenAI 方面則迴應稱,他們聘請了三位前 IMO 獎牌得主作爲第三方評估人員,對模型表現進行了打分,認爲自己完全符合比賽的標準。

儘管谷歌的質疑不無道理,但這場爭論可能掩蓋了更大的背景:多家頂尖 AI 實驗室的模型正迅速提升實力。今年,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參加 IMO,而 OpenAI 和谷歌的 AI 模型取得的成績也僅有幾百分之一的學生能及,這反映了 AI 技術的飛速進步。

隨着 OpenAI 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出 GPT-5,AI 行業的競爭將進一步升級。儘管 OpenAI 曾一度領先,但如今的局面顯示出競爭的緊迫感與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