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衝刺科創板IPO,百億估值獲阿里騰訊重金加持

硅谷初創公司被印度男子Soham Parekh詐騙事件引發熱議。該男子通過僞造簡歷同時遠程任職5家公司,面試表現優異但入職後迅速暴露問題。其個人網站"CheatingDaddy"AI面試輔助工具更引發爭議。事件曝光後,多位創始人分享類似遭遇,網友熱議職場誠信問題,並延伸討論"一人多職"現象。這既揭露職場欺詐新手段,也折射出當代打工人面臨的生活壓力與收入焦慮,類似案例在建築、護理等行業也有出現。
智元公司推出哪吒機器人靈犀X2-N,其最大特色是雙形態設計:輪式形態可實現高效移動和抗衝擊,足式形態則具備強大越障能力,能負重12斤穩健行走。該機器人能適應單邊橋、斜坡等複雜地形,在兩種形態間自如切換,展現出卓越的平衡性、負載能力和環境適應性,爲實際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美國保險業強烈反對"One Big Beautiful Bill"稅收法案中暫停AI州級監管10年的提案。全國專業保險代理人協會(PIA)等組織認爲,這將破壞現有有效的州級監管體系,近30個州已採用國家保險監督協會(NAIC)的AI監管模型。40個州檢察長也聯合反對,認爲該提案會製造監管真空,損害消費者權益。保險業擔心寬泛的AI定義會影響現有保險科技工具的使用,並削弱州政府在快速技術變革中的監管能力。
Figma遞交招股書擬2025年上市,或成年度最大科技IPO。這家"設計界Google Docs"擁有45萬付費用戶,覆蓋95%財富500強企業。招股書200餘次提及AI,凸顯其機遇與挑戰:計劃推出4款AI產品,包括自然語言生成原型的Figma Make。2024年營收7.49億美元(+48%),市場份額從7%(2017)飆升至90%,但面臨新興AI設計工具競爭壓力。商業模式靈活,但如何在AI浪潮中保持領先成爲關鍵。
《自然》雜誌研究顯示,2024年生物醫學論文中AI寫作痕跡顯著:PubMed 150萬篇摘要中,超20萬篇含AI特徵詞(如華麗形容詞)。非英語國家使用率更高(中國、韓國達15%),低門檻期刊飆升至24%。作者開始規避典型AI詞彙,轉向通用表達。研究團隊分析1400萬篇摘要,發現AI正深度影響學術寫作風格,呼籲建立規範確保科研嚴謹性。未來需進一步評估AI對學術文獻的實際影響。
騰訊開源全新語言模型“混元-A13B”,採用動態推理方法,可根據任務複雜度智能切換快速/深度模式(支持手動控制)。該800億參數MoE架構模型實際激活130億參數,支持25.6萬標記上下文窗口。經20萬億token訓練,STEM專項數據達2500億token。在AIME2024數學競賽中準確率87.3%,但對比數據存在版本時效性問題(如Deepseek最新版達91.4分)。模型性能與主流產品相當,但部分測試結果存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