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新的分析,人工智能的電力消耗預計將在2025年底前接近全球數據中心總電力消耗的一半,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能耗將很快超越比特幣挖礦。該分析由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環境研究所的博士生 Alex de Vries-Gao 進行,他曾跟蹤研究過加密貨幣的電力消耗及其環境影響,並在他的網站 Digiconomist 上發佈了相關數據。
目前,人工智能已經佔據了數據中心電力消耗的高達五分之一。儘管這一數據難以精確確定,因爲大型科技公司並未具體披露其人工智能模型所消耗的能源,但 de Vries-Gao 通過專門用於人工智能的計算芯片的供應鏈進行了預測。儘管技術的效率有所提升,但研究人員發現,人工智能的電力需求仍在快速增長,亟需更多關注。
de Vries-Gao 原本認爲,在以太坊等替代比特幣的加密貨幣轉向低能耗技術後,他的研究工作可能會逐漸結束。然而,隨着 “ChatGPT” 等大型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他意識到這又是一個通常耗能較大的技術,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我當時在想,天哪,這又來了,” 他如是說。
在對人工智能能耗的評估中,de Vries-Gao 指出,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引發更廣泛的關注。隨着這一領域的不斷擴大,理解其能源需求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儘管技術在不斷進步,但如何在能源消耗和可持續發展之間找到平衡,將是未來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這一研究不僅突顯了人工智能技術在現代社會中的快速發展,也反映了其帶來的能源挑戰。隨着更多企業和機構採用人工智能,如何有效管理和優化其能耗,將對環境和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
劃重點:
🌍 人工智能預計將在2025年底前佔據全球數據中心電力消耗的近一半。
💡 目前,人工智能已經佔據了數據中心電力消耗的高達五分之一。
⚡ 儘管技術效率提升,但人工智能的電力需求仍在快速增長,需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