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ropic聯合創始人Dario Amodei本週在接受Axios採訪時發出驚人預警:人工智能可能會消滅一半的入門級白領工作,並描繪了一個"20%的人沒有工作"的未來場景。
四階段勞動力危機預測
這位身價數十億美元的科技企業家詳細描述了他預期的勞動力危機演進過程:第一階段:OpenAI、谷歌和Anthropic等公司持續開發大型語言模型,使其"在越來越多的任務中達到甚至超越人類的表現"。第二階段:政府因擔心中國競爭和勞工動盪而既不"監管人工智能",也不警告公衆潛在風險。第三階段:普通工人"沒有意識到人工智能日益增長的力量及其對自身就業的威脅",對即將到來的變化毫無準備。第四階段:企業"幾乎一夜之間"突然轉變,大規模用AI取代人類員工。"公衆意識到這一點時已經太晚了"。
矛盾的末日願景
Amodei描繪了一個極端矛盾的未來圖景:"癌症被治癒,經濟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預算平衡——但20%的人沒有工作。"他聲稱,"作爲這項技術的創造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誠實地對待即將發生的事情。"
批評聲音質疑動機
然而,這位掌舵市值300-400億美元AI公司的領導者面臨着一個尖銳的質疑:如果他真心相信自己的預警,爲什麼不徹底放棄Anthropic,轉而投入時間和資源對抗他所認爲的經濟威脅?
技術現實與炒作的差距
深入分析顯示,Amodei的願景可能過於誇大:技術侷限性日益顯現:儘管AI公司宣稱在開發"更好"的模型,但這些較新模型也越來越容易出現幻覺、諂媚和泛化錯誤。收益遞減規律:目前最先進的AI對工作效率幾乎沒有顯著影響,且性能提升速度可能會越來越慢。學術界觀點分歧:大多數嚴肅的計算機科學研究人員並不認爲人類水平的AI指日可待。
誰在製造監管真空?
批評者指出,正是像Amodei這樣的科技巨頭,而非中國或普通民衆,在煽動監管機構不作爲。美國立法者深信AI會帶來致命危險,因此急於將自我監管權力賦予科技公司。
現實中的就業影響
目前AI對勞動力市場的實際影響主要來自圍繞它的炒作,而非技術本身的卓越特性。許多企業基於AI炒作進行裁員,而非因爲AI真正具備了替代人類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自動化焦慮最強烈地體現在勞動力市場底層的弱勢羣體中,而這些工薪階層很可能是AI引發失業潮中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如果Amodei想要揭開AI目前導致勞動力市場混亂的根源,批評者建議他"只需要找到離他最近的鏡子"。這位AI領域的領軍人物一邊製造可能引發大規模失業的技術,一邊呼籲社會關注其威脅,這種做法本身就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