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斯坦福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者,將數千篇Nature、ICLR等頂會文章,輸入GPT-4生成評審意見,再與人類審稿人意見比較。結果顯示,GPT-4審稿意見與人類一致度超過50%,對82%作者來說也很有幫助。研究還發現,相比人類審稿人,GPT-4更關注論文的影響因子,而不太在意補充消融實驗等細節。用戶普遍認爲GPT-4生成的審稿反饋,可以提高評審準確性,降低人力成本。本研究表明,利用LLM輔助學術論文審稿,是可行的。
相關推薦
Sora2免費使用教程,無水印視頻生成
OpenAI發佈Sora2,五天下載量破百萬,登頂App Store免費榜,增速超越GPT。相比前代,文字理解能力顯著提升,能根據簡單提示詞自動生成音畫同步的完整視頻,無需手動配音配樂,適用於短視頻、廣告、短劇、MV及動畫製作。
OpenAI CEO透露GPT-5或將於今夏發佈 下一代AI模型引業界關注
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近日透露,公司下一代大型語言模型GPT-5"可能將於今年夏季發佈"。這一模糊的時間表引發了人工智能行業的廣泛關注,因爲GPT-5的發佈將成爲衡量AI行業發展方向的重要里程碑。
AI代理的未來:GPTs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方式
在科技的快速發展中,人工智能(AI)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人開始期待 “代理” 技術的崛起。代理是指一種能夠自主工作、完成特定目標的智能程序。近期,有關 AI 代理的討論如火如荼,但現有技術距離真正的智能代理仍有一段距離。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能擁有一款能夠自動撰寫學術論文的 AI 代理,它可以在接收到數據集和研究領域後,深入學習如何撰寫論文、分析數據、進行文獻綜述、生成假設並進行測試,最後輸出一篇完整的學術論文。然而,現實中的 GPT(生成預訓練變換器)
前 OpenAI 首席技術官初創公司再添強將,來自OpenAI
前 OpenAI 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創辦的初創公司 “思維機器實驗室” 近日迎來了兩位前東家的重量級顧問,分別是前 OpenAI 首席研究官鮑勃・麥格魯(Bob McGrew)和前 OpenAI 研究員亞歷克・拉德福(Alec Radford)。他們的加入爲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技術實力,未來將共同致力於開發能夠滿足人們獨特需求的人工智能工具。麥格魯自2017年加入 OpenAI,歷任多個技術職務,包括技術人員、研究副總裁和首席研究官。2024年9月,他宣佈離開 OpenAI,計劃休息一段時間。拉德福則在去年年底離
2025年AI市場大洗牌:DALL-E市佔率暴跌80%,黑森林實驗室崛起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的人工智能市場正在經歷劇烈的變化,企業和消費者對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方式也發生了快速轉變。Poe,一個匯聚了超過100種 AI 模型的平臺,發佈了一份綜合報告,揭示了過去一年用戶交互的使用模式,提供了關於文本、圖像和視頻生成技術的深入見解。Poe 的分析基於數百萬用戶的互動數據,給技術決策者提供了關鍵的市場洞察。在這一快速發展的生態系統中,使用數據往往是被嚴密保密的。Poe 在報告中指出,隨着 AI 模型的不斷進步,它們將逐步成爲人們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