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研究人員發出警告,一種名爲“Slopsquatting”的新型軟件供應鏈攻擊正浮出水面。該攻擊利用生成式 AI(如 LLMs)在代碼編寫時可能產生的“包幻覺”——即推薦不存在的軟件包名稱——的漏洞。攻擊者可以搶先註冊這些虛構的名稱,並植入惡意代碼。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研究團隊發現,AI 虛構的軟件包名稱往往具有高度可信性和重複性,約38% 的幻覺包名與真實包名相似,僅13% 是簡單拼寫錯誤,這使得開發者在不加驗證的情況下更容易直接採用。
通過對16個代碼生成模型的測試,研究人員發現平均20% 的 AI 推薦軟件包是僞造的。開源模型的幻覺率更高,例如 DeepSeek 和 WizardCoder 高達21.7%,而商業模型如 GPT-4Turbo 的幻覺率相對較低,爲3.59%。CodeLlama 的表現最差,超過三分之一的推薦存在錯誤。這種威脅在依賴中央包倉庫的 Python 和 JavaScript 等生態系統中尤爲嚴重。
實驗表明,AI 的“包幻覺”具有高度可復現性,高達43% 的案例中,相同的幻覺連續出現10次,58% 的幻覺會在多次測試中重複出現,這爲攻擊者精準佈局惡意軟件包提供了便利。
研究人員認爲,當前 AI 模型缺乏足夠的安全測試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儘管尚未發現實際的 Slopsquatting 攻擊案例,但該技術已具備現實威脅的所有要素。他們呼籲開發社區提高警惕,對 AI 生成的代碼建議保持審慎態度,務必進行驗證,以防成爲新型軟件供應鏈攻擊的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