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衆多商界和政界領袖齊聚一堂,普遍認爲美國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AI)領域佔據主導地位,而中國乃至整個亞洲似乎都在這一賽道上滯後。然而,在與會者離開後,這種看法開始遭遇挑戰。
首先,來自中國的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對衝基金 —— 深度尋求(DeepSeek)在這一時刻引發了全球的注意。該公司的 AI 部門推出了一款名爲 R1的大型語言模型,其性能與 OpenAI 最新的模型相媲美。更令人驚訝的是,DeepSeek 聲稱只花費了600萬美元進行訓練,這一成本與硅谷公司在 AI 平臺上的數十億美元投入形成鮮明對比。這一突破不僅展示了中國企業在 AI 領域的創新能力,也暗示了 AI 開發的廣闊前景,任何地方的初創企業都有可能嶄露頭角。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與此同時,日本著名投資者孫正義出現在白宮,與特朗普總統共同宣佈,由其軟銀集團主導的一個價值5000億美元的合作項目 —— 星際門(Stargate),旨在加速美國的 AI 基礎設施建設。軟銀還在4月1日承諾投資高達400億美元於 OpenAI,這使得這家 AI 先驅的估值達到了3000億美元。孫正義,這位67歲的億萬富翁,經歷了 Vision Fund 的重大失利後,如今再次成爲 AI 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在東南亞,馬來西亞南部的柔佛州正迅速崛起爲全球最大的數據顯示中心走廊之一。與傳統的數據中心不同,這些新型數據中心專門用於訓練大型語言模型,不再需要靠近客戶。它們可以建立在土地、水資源和電力充足且便宜的地方。馬來西亞正致力於提供這些資源,爭取在下一個技術浪潮中佔據一席之地。
從 DeepSeek 的突破到軟銀的重磅投資,再到馬來西亞的數據中心計劃,這些故事共同傳達了一個重要信息:AI 革命並不僅限於硅谷,亞洲企業正在成爲關鍵的參與者。投資者和決策者如果忽視這個充滿活力和潛力的區域,勢必會錯失重要的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