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滲透日常生產工具。近期,AIbase從社交媒體獲悉,Google表格(Google Sheets)正式推出AI功能,通過內置的=AI()函數爲用戶提供高效的批量數據處理能力。
儘管這一功能目前處於Alpha測試階段且面向特定用戶,社交媒體上已有用戶對其表現表示驚歎。以下是AIbase對這一更新的深度報道,解析其技術亮點與潛在影響。
Google表格擁抱AI:=AI()函數登場
Google表格的最新更新引入了=AI()函數,允許用戶通過簡單的提示(prompt)直接在表格中調用AI能力。社交媒體反饋顯示,這一功能特別適合處理結構化數據任務,例如生成文本、分類信息、總結內容或進行情感分析。用戶只需在單元格中輸入類似=AI("生成10字以內活動口號", A2)的指令,即可獲得定製化的輸出。

AIbase注意到,儘管表格環境不適合複雜的多輪對話,但AI功能的加入極大提升了批量處理效率。通過預設的提示,用戶可以一次性處理數百行數據,無需依賴外部插件或繁瑣的腳本。這種“開箱即用”的設計讓Google表格在自動化辦公場景中更具競爭力。
功能亮點:快速、精準的批量操作
據AIbase瞭解,Google表格的AI功能基於Gemini for Workspace技術,支持以下核心場景:文本生成、數據分類、信息總結、情感分析。社交媒體上,用戶分享了實際案例,例如通過=AI()批量生成產品描述或整理問卷數據,稱其“像原生工具一樣流暢”。AIbase分析,這一功能的優勢在於其與表格環境的深度整合,用戶無需切換工具即可完成從輸入到輸出的全流程。
當前侷限:Alpha階段的探索
儘管潛力巨大,Google表格的AI功能仍處於Alpha測試階段,目前僅對部分Workspace Labs或Alpha計劃用戶開放,且需將語言設置爲英語。AIbase從社交媒體獲悉,部分用戶提到功能存在短期和長期生成限制,例如達到上限後需等待24小時。此外,AI僅支持前200個選定單元格的批量生成,提示了其在高負載場景下的優化空間。隱私方面,Google承諾遵循Workspace Labs隱私政策處理用戶數據,但AIbase建議用戶在處理敏感信息時保持謹慎,優先選擇非敏感數據進行測試。
行業意義:重塑生產力工具
Google表格的AI功能標誌着傳統辦公軟件向智能化轉型的又一步。相較於第三方AI插件,原生AI功能的無縫體驗更具吸引力。AIbase認爲,這一更新不僅降低了用戶的技術門檻,還可能推動更多企業將AI融入日常工作流,從數據整理到決策支持。
未來展望:AI驅動的表格革命
Google表格的AI功能雖處於早期階段,但已展現出重塑生產力的潛力。AIbase觀察到,Google正通過Workspace生態加速AI部署,從Sheets到Docs再到Chat,構建全場景的智能辦公體驗。未來,=AI()函數可能支持更復雜的任務,例如預測分析或實時數據可視化,進一步模糊表格與專業分析工具的界限。
結語:Google表格的AI新篇章
Google表格的AI功能以簡單高效的方式,將批量數據處理帶入智能化時代。無論是生成內容還是整理數據,它都爲用戶提供了省時省力的新選擇。AIbase相信,這一功能的逐步開放將點燃更多創新火花,助力用戶在數字時代更高效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