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網信上海發佈公告,透露了截至202年3月31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情況。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要求,網信部門與相關單位共同推進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備案工作,以促進這一領域的創新和規範應用。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在國家網信辦完成備案。此外,通過 API 接口或其他方式直接調用已備案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和功能,地方網信辦也登記了159款。這一系列備案和登記工作爲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告強調,對於那些具備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相關單位應通過屬地網信部門履行備案或登記程序。同時,所有已上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和功能,必須在顯著位置或產品詳情頁面公示所使用的已備案或登記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情況,明確標註模型名稱、備案號或上線編號。這一舉措旨在增強透明度,讓用戶清楚瞭解所使用的服務。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日益普及,網信部門將繼續開展備案工作,確保行業規範健康發展。各級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也會加強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監管,推動技術創新與安全合規並重。
通過此次公告,相關部門希望能引導更多企業參與到備案工作中,促使行業在監管框架內良性發展。同時,也爲社會各界提供了一份清晰的備案信息,幫助大家更好地瞭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市場狀況。
劃重點:
🌟 截至2025年3月31日,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已在國家網信辦完成備案。
📊159款通過 API 接口等方式調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在地方網信辦登記。
🔍 所有上線應用需公示所用的已備案服務信息,包括模型名稱和備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