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量子計算領域,中國再次取得了顯著進展。據《科創板日報》報道,來自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研發的量子計算機 “本源悟空”,近日成功地運行了全球首個十億參數的人工智能(AI)模型微調任務。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標誌着量子計算首次在實際應用中實現大規模的 AI 模型處理。
本源悟空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超導量子計算機,配備有72位自制超導量子芯片 “悟空芯”。其設計理念受到中國傳統神話人物孫悟空的啓發,象徵着強大的技術變革能力。自2024年1月6日正式上線以來,“本源悟空” 已實現了超過2000萬次的全球訪問量,刷新了我國量子計算服務規模的記錄。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副研究員陳昭昀表示,此次成功的微調任務表明現有的量子計算硬件已經能夠支撐大規模 AI 模型的實際應用,這爲未來的量子計算研究和應用開闢了新的方向。AI 模型微調是機器學習中的重要環節,尤其在處理海量數據時,其需求日益增長。通過量子計算,這一過程能夠顯著提高效率,並降低能耗。
此外,本源悟空的成功運行不僅展示了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創新能力,也爲全球科技競爭注入了新的活力。隨着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基於量子計算的 AI 應用涌現,這將推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
在全球範圍內,量子計算仍處於起步階段,而 “本源悟空” 的成功運行無疑將引發更多研究機構和企業的關注,推動國際間在這一領域的合作與發展。我們期待未來在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的結合上能實現更大的突破,爲科技進步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