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JFrog 公司發佈了《2025年軟件供應鏈現狀報告》,揭示了在人工智能(AI)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軟件供應鏈所面臨的嚴峻安全挑戰。根據該報告,研究團隊通過對1400多名專業人士的調研,以及來自7000多家客戶的數據分析,勾勒出了一幅令人爲之擔憂的安全圖景。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中,軟件供應鏈的安全漏洞急劇增加,其中 “祕密” 或機密信息的曝光案例同比增長了64%,總計達到了驚人的25,229例。這一數據表明,隨着企業對機器學習(ML)模型的依賴加深,安全風險也在不斷上升。儘管94% 的公司表示使用認證清單來管理 ML 模型,但其中37% 的公司仍依賴手動方式進行驗證,顯然這加大了安全隱患。

與此同時,2024年新增的安全漏洞(CVE)數量也高達33,000個,相比2023年增加了27%。令人擔憂的是,只有12% 的 CVE 被證實真的具有 “嚴重” 級別,這或許反映出評分系統存在 “膨脹” 現象,可能導致開發者面臨不必要的修復壓力和工作疲憊。
JFrog 的首席技術官 Yoav Landman 指出,儘管許多組織在積極採用公共 ML 模型推動創新,但缺乏自動化的工具鏈和治理流程使得安全管理愈加複雜。他呼籲,企業在快速發展的 AI 環境中,應加速自動化轉型,以確保在提升創新潛力的同時,也能保障軟件的安全性。
整體來看,當前的軟件供應鏈安全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企業管理與運營方式的考驗。在 AI 時代,建立更爲嚴密的安全防護措施,已經成爲各大企業亟需面對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