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家天文臺與阿里雲聯合宣佈推出國際上首款太陽大模型“金烏”,標誌着太陽物理研究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邁出了重要一步。據悉,該模型基於阿里雲開源的通義千問(Tongyi Qianwen)框架打造,針對M5級太陽耀斑的預測準確率超過91%,達到該級別預報的全球最高水平。這一成果不僅提升了空間天氣預報的精度,也爲應對太陽活動引發的潛在地球影響提供了新的技術保障。

“金烏”大模型以海量的太陽觀測數據爲基礎,結合國家天文臺在太陽物理領域的深厚積累,利用通義千問開源模型的強大計算能力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了對太陽耀斑發生的高效預測。M5級耀斑作爲太陽活動中較爲強烈的級別,可能對地球的通信系統、衛星運行及電力網絡造成顯著干擾,其精準預報一直是空間天氣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此次“金烏”模型在M5級耀斑預測上的突破,顯示出其在處理複雜天文數據和提取關鍵模式方面的優越性能。

元宇宙 科幻 賽博朋克 繪畫 (3)大模型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據相關信息透露,“金烏”模型的研發過程中,國家天文臺提供了包括太陽磁場、光譜及多波段成像在內的大量高質量觀測數據,而阿里雲則貢獻了其先進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和AI算法支持。通義千問作爲一款開源大語言模型,其靈活性和可定製性爲“金烏”的開發提供了堅實基礎。通過深度學習和數據驅動的方法,該模型能夠從歷史數據中識別耀斑發生的前兆特徵,並對未來24至48小時內的耀斑事件進行概率預測。

專家分析指出,“金烏”模型91%以上的M5級耀斑預報準確率,較傳統方法有了顯著提升。此前,國際上基於物理模型和統計方法的耀斑預報系統在強耀斑預測上的準確率通常徘徊在70%至85%之間,而“金烏”通過AI技術的引入,成功突破了這一瓶頸。這一成果的實現,可能與模型對太陽活動複雜非線性關係的更好捕捉能力有關,尤其是在處理活動區磁場演化、多波段輻射變化等關鍵參數時表現出色。

此次合作也被視爲中國在空間科學與人工智能交叉領域的一次重要嘗試。國家天文臺表示,“金烏”不僅是科研工具,還將逐步應用於實際的空間天氣預報服務,爲航空航天、電力行業及公衆提供更可靠的預警信息。與此同時,阿里雲強調,通義千問的開源特性使得“金烏”模型具有高度的可擴展性,未來有望進一步優化並推廣至其他天文研究領域,如太陽風預測或行星際空間天氣監測。

然而,業內人士也指出,儘管“金烏”在M5級耀斑預報上表現優異,其對更高級別(如X級)耀斑的預測能力以及長期穩定性仍有待驗證。此外,模型對實時數據的依賴性可能對其在偏遠地區或數據獲取受限環境下的應用構成挑戰。國家天文臺與阿里雲團隊表示,後續將持續改進模型算法,並計劃引入更多國際觀測數據,進一步提升其全面性和魯棒性。

“金烏”大模型的發佈,不僅展示了中國在太陽物理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實力,也爲全球空間天氣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標杆。隨着太陽活動第25週期逐漸進入高峯期,這一模型的推出恰逢其時,或將爲人類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太陽活動帶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