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腦機接口領域,中國科學家再創輝煌!近日,武漢協和醫院的葉哲偉教授團隊與衷華腦機公司合作,全球首次發佈了微米級腦機接口的多模態三維圖譜。這一重大進展標誌着腦機接口手術的精準性和安全性有了顯著提升。
這項研究融合了三種尖端技術:micro-CT(分辨率達到12微米)、9.4T 超高場磁共振和混合現實技術。相比傳統醫學影像技術的毫米級精度,這一新技術在成像上提升了百倍,使得顱骨、腦功能區域、血管及植入電極之間的複雜關係一目瞭然。
腦機接口技術是一種能夠實現大腦與外部設備直接連接的革命性技術,能夠捕捉大腦信號並將其轉化爲電信號,從而實現信息傳遞和控制。這種技術被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尤其是幫助癱瘓患者控制外部設備。
傳統的二維影像難以清晰展示腦機接口電極與周圍組織的複雜關係,導致手術風險高、學習曲線陡峭。而這次的微米級三維圖譜,利用混合現實技術,能夠在術前規劃、手術中輔助和術後評估中,爲外科醫生提供精準指導。醫生只需佩戴 MR 眼鏡,就能透視顱骨和腦組織,實時觀察電極與大腦皮層及血管的空間位置關係。
項目負責人葉哲偉教授表示,新的技術將腦機接口的醫學影像呈現從毫米級提升至微米級,使得醫務人員能夠全方位立體觀察,極大地提高了手術的精準性和安全性。這一成果已在華中科技大學主辦的英文 SCI 期刊《Current Medical Science》上發表,併成爲封面文章,顯示出其在學術界的重大影響。
通過這項技術,科學家不僅爲腦機接口手術樹立了新的標杆,同時也爲未來的醫學教育和進一步研究開創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