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最新人口調查數據,由於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美國計算機編程領域的就業人數已降至198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互聯網尚未普及,而如今,這一領域的就業機會卻大幅減少。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回顧歷史,1980年,美國的計算機編程職位超過30萬個。到了21世紀初互聯網繁榮時期,這一數字曾達到70多萬。然而,時至今日,編程工作的機會已縮減至之前的一半。
同時,在過去45年裏,美國的整體就業人數卻增長了近75%。值得注意的是,計算機程序員與軟件開發人員的工作有所不同,程序員主要負責編碼工作,而軟件開發人員則需要設計和實施更復雜的解決方案。
未來十年,從2023年到2033年,軟件開發崗位預計將增長17%,但計算機編程的就業機會則預計下降10% 左右。自2023年以來,計算機編程行業的12個月平均就業人數已下降27.5%。這一現象與 OpenAI 於前一年推出的 ChatGPT 工具密切相關,該工具能夠高效處理編碼任務,降低用戶對編碼知識的需求。
一些專家指出,編程行業失業率的上升與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之間存在顯著的關聯。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員馬克・穆羅表示,編程行業的就業情況確實反映了人工智能對勞動力市場早期的影響。一些公司在招聘和解僱決策中開始引入人工智能。例如,先買後付公司 Klarna 在與 OpenAI 合作開發了一款聊天機器人後,宣佈停止招聘,聲稱該機器人可以替代700名全職員工的工作,儘管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客戶服務而非編程領域。
然而,程序員的就業前景或許會發生變化。Meta 的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完成中級工程師的編碼工作。儘管有專家認爲編程崗位的減少是人工智能對就業市場的早期跡象,但 IBM 首席執行官阿爾文・克里希納卻認爲,即使人工智能能夠自動完成一些編碼任務,人類程序員仍然是必要的。他預測,人工智能能夠替代的代碼編寫工作僅佔20% 至30%。程序員將被要求從事更復雜的任務,而人工智能將幫助他們處理那些簡單且耗時的工作,從而提升整體生產力。
劃重點:
📉 美國程序員就業人數降至1980年以來的新低,人工智能影響明顯。
🔍 預計未來十年,計算機編程崗位將減少10%,而軟件開發崗位將增長17%。
🤖 儘管人工智能可以完成部分編碼任務,人類程序員依然在複雜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