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漢發佈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宣佈將在今年開展 “人工智能 +” 行動,旨在推動超過20個行業的大模型應用。

此次行動是根據《武漢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而展開的,涵蓋了十項主要舉措,包括支持技術突破、增強算力供給、推動模型創新等,旨在加速構建人工智能全產業鏈生態。政策將以應用場景爲牽引,精準發力算力、模型、數據和人才等核心要素。武漢市每年將設立不少於1000萬元的算力服務補貼券,幫助中小企業減輕算力服務費用負擔,並針對關鍵技術給予單個項目最高2000萬元的支持。

機器人 AI 人工智能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據報道,目前,武漢的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預計在2024年突破700億元,近三年年均增速超過30%,企業數量也已突破千家。此外,武漢還成功落地全球首個千億參數多模態大模型 “紫東太初”3.0和國產通用大模型研發平臺。

發佈會上還特別提到了一些重點領域的政策,包括人形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和數據集建設。在人形機器人方面,武漢將推動核心部件全產業鏈的發展,力求在認知、決策和協作能力上取得突破。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武漢將推動智駕車型的早期量產,並與華爲、百度等企業展開合作。此外,數據集建設方面將推進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和個人數據的分類開發,建設高質量的數據集。

劃重點:

🔍 武漢市將開展 “人工智能 +” 行動,推動20多個行業大模型應用,助力城市發展。

💰 政府將提供算力服務補貼和項目資金支持,激勵企業和研發機構加大技術創新力度。

🤖 重點發展人形機器人和智能網聯汽車,提升城市在相關領域的技術水平和產業集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