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於班加羅爾舉辦的 “投資卡納塔克2025” 會議上,衆多科技行業的領導者聚集一堂,探討人工智能在印度的變革潛力及其影響。谷歌DeepMind的高級董事馬尼什・古普塔(Manish Gupta)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在推動技術創新的同時,應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以確保負責任的發展。

AI人臉機器人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古普塔指出,隨着印度在構建基礎性人工智能模型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大家都在關注人工智能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他表示,科技行業的責任在於開發可以增強人類能力的人工智能,而不是取而代之。“未來每個人都將擁有一位強大且通用的助手,以及能夠幫助他們學習技能、保持健康、處理購物等事務的專業助手。” 他鼓勵大家不要對使用這樣的 AI 助手感到畏懼。

與古普塔一同出席的還有惠普企業印度首席技術官拉甘納斯・薩達西瓦(Ranganath Sadasiva)和博世企業印度人工智能負責人卡勒布・穆尼吉提(Caleb Munigety),三人都對此觀點表示一致贊同。穆尼吉提指出,人工智能並不會消滅工作,而是會轉變工作形式,就像工業革命讓人們從農田走向工廠一樣。

雖然有行業專家的樂觀態度,但也有人擔心人工智能會對數以百萬計的軟件開發者造成威脅。根據最近的研究報告,人工智能在工作中的應用主要集中於軟件和數學任務,而涉及物理環境的操作則相對較少。其中57% 的使用案例顯示,AI 主要是用來增強人類能力,而43% 則用於自動化。

儘管如此,當前的情況是,人工智能工具仍然主要作爲人類的助手存在。例如,一款名爲 “德文”(Devin)的自主軟件開發工具被認爲僅能勝任初級軟件工程師的任務,其在固定、明確的任務上的表現還不錯,但超出範圍的表現則大相徑庭。許多開發者認爲,目前的 AI 工具仍需要人類的監督,以確保代碼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一些平臺,如 Cursor,正迅速增長,顯示出增強軟件開發的工具在市場上的潛力。儘管人工智能在軟件開發中的應用令人擔憂,但許多開發者依然認爲,AI 更像是一個合作伙伴,而非取代者。

劃重點:

💡 人工智能應增強人類能力,而不是取代人類工作。  

🔄 AI 將改變而非消滅工作形式,歷史上已有類似轉變的例子。  

🔍 目前的 AI 工具在軟件開發中仍需人類監督,表現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