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和韓國信息通信產業促進局(NIPA)聯合發佈的最新報告,2023年韓國雲計算行業的收入達到了7.39萬億韓元,較上一年增長了26.6%。

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生成性人工智能的普及以及雲服務使用率的提升。報告中調查了2,389家雲計算企業,發現這些企業的數量較2022年增長了18.3%。這一年,雲計算行業的收入增長速度比2021-2022年的18.6% 提升了8個百分點。

雲計算 互聯網 元宇宙 (3)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報告分析指出,推動市場擴張的因素包括數字化轉型加速、生成性 AI 的廣泛應用以及傳統保守行業對雲服務的接受度提高。具體來看,中小企業(SMEs)在雲計算行業中佔據了93.0% 的比例,共計2,222家公司,而中型企業有127家(佔5.3%),大型企業則有40家(佔1.7%)。

從服務類型來看,軟件即服務(SaaS)企業數量最多,共有1,642家,佔68.7%;其次是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有436家(佔18.3%);平臺即服務(PaaS)企業有157家(佔6.6%),管理服務提供商(MSP)數量爲94家(佔3.9%)。值得注意的是,MSP 企業的數量增長了44.6%,成爲增速最快的類別,MSP 的收入也增長了73.5%,遠高於 IaaS(23.9%)、SaaS(21.3%)和 PaaS(18.7%)的增長率。

在不同類型的雲服務中,混合雲的收入最高,達3.1萬億韓元,佔42.2%;其次是公共雲,收入爲2.6萬億韓元(佔35.0%),私人云的收入爲1.7萬億韓元(佔22.8%)。截至2023年,雲計算行業的從業人員總數達到了30,654人,較去年增加了4,069人(增長15.3%)。不過,報告也指出,隨着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而在培養和招聘這些人才方面仍面臨挑戰。

劃重點:  

📈 雲計算行業收入達7.39萬億韓元,同比增長26.6%。  

💼 中小企業佔比93%,軟件即服務(SaaS)企業數量最多。  

👥 雲計算行業從業人員增至30,654人,但人才培養仍存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