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軟件工程師安納奈・阿羅拉(Ananay Arora)以 “不到一頓 Chipotle 餐” 的價格購買了域名 OGOpenAI.com,並將其重定向至中國的 AI 實驗室 DeepSeek。這個決定引發了許多人的關注,因爲 DeepSeek 近期在開源 AI 領域中取得了顯著進展,成爲了熱議的話題。

DeepSeek 發佈的 AI 模型在技術上與早期的 OpenAI 模型相似,能夠離線使用,並且任何具備相應硬件的開發者都可以免費使用。這一特性使 DeepSeek 的產品受到了不少開發者的青睞。上週,該實驗室發佈了其 DeepSeek-R1模型的開放版本,聲稱在某些基準測試中表現優於 OpenAI 的 o1模型。這一消息引起了 AI 愛好者們的廣泛關注。
與 DeepSeek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OpenAI 目前在發佈其強大模型時顯得相對謹慎,尤其是近年來鮮有開源形式的發佈。這一做法引發了一些業內人士的批評,甚至在埃隆・馬斯克的訴訟中提到,指責 OpenAI 沒有遵循其最初的非營利使命。
阿羅拉表示,購買該域名的靈感來源於 Perplexity 的首席執行官阿拉文・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在 X 平臺上發表的一條現在已被刪除的推文,推文中將 DeepSeek 與早期的 OpenAI 進行了比較。他認爲,將 OGOpenAI.com 域名重定向至 DeepSeek 是一種有趣的舉動。
DeepSeek 加入了阿里巴巴的 Qwen 等中國 AI 實驗室的行列,後者也在發佈與 OpenAI 模型的開放替代品。儘管美國政府長期以來試圖通過芯片出口限制來遏制中國的 AI 實驗室,但如果中國最新發佈的 AI 模型能夠持續引起關注,顯然還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應對這一競爭。
劃重點:
🌐 安納奈・阿羅拉購買 OGOpenAI.com 域名,並重定向至 DeepSeek。
📊 DeepSeek 的 AI 模型被認爲在某些基準測試中優於 OpenAI 的 o1模型。
🔍 OpenAI 因未能發佈強大模型而受到批評,面臨來自行業的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