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投資的熱潮依舊未減,全球範圍內的投資額達到新高。根據金融追蹤機構 PitchBook 的數據,去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共計籌集了 560 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參與交易達 885 筆。與 2023 年的 291 億美元相比,增長幅度高達 192%。

在這一領域,知名企業如 OpenAI、Anthropic 和 xAI 等繼續吸引大額投資,並不斷推出新產品,推動行業的發展。2024 年第四季度,投資額飆升至 311 億美元,其中不乏規模龐大的融資案例,比如 Databricks 的 100 億美元 J 輪融資,xAI 的 60 億美元 C 輪融資,以及 Anthropic 獲得亞馬遜的 40 億美元戰略投資,OpenAI 的 66 億美元融資。

投資,融資,錢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不過,儘管融資熱潮不減,合併與收購的規模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資中所佔比例仍然較小,約爲 9.51 億美元。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數據並未包含谷歌、微軟和亞馬遜等公司的 “收購僱傭” 交易。例如,谷歌就以 27 億美元收購了聊天機器人初創公司 Character AI 的大部分員工及其技術,而微軟則以 6.5 億美元的價格獲取了 Inflection 的 AI 模型並聘用了其首席執行官穆斯塔法・蘇萊曼。

美國公司在 2024 年吸引了大部分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資,海外初創公司僅獲得 62 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儘管如此,一些國際初創公司仍表現出色,比如北京的 Moonshot AI 在 2 月份獲得 10 億美元融資,法國的 Mistral 在 6 月份融資約 6.4 億美元,德國的 DeepL 在 5 月份獲得 3 億美元融資,以及來自上海的 MiniMax 在 3 月份獲得 6 億美元融資。

展望 2025 年,行業分析師 Ali Javaheri 警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可能會出現過度飽和的現象,許多初創公司在相似的垂直領域競爭。他指出,2024 年有四家公司開發了 AI 編碼助手,並獲得超過 1 億美元的融資。此外,許多生成式媒體初創公司(如 Black Forest Labs 和 ElevenLabs)也在高估值的情況下獲得了數千萬美元的投資。

隨着投資者對可持續收入增長的壓力增加,行業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Javaheri 表示,技術難題和巨大的計算成本可能會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形成額外壓力。他指出,只有資金充足的初創公司才能跟上創新模型的步伐。

值得慶幸的是,基礎設施層面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在 2024 年表現出色。數據中心初創公司如 Crusoe 和 Lambda 在融資上也表現優異,分別獲得了 6 億美元和 3.2 億美元的融資。投資公司 KKR 預測,全球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將推動相關支出達到每年 250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