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Elon Musk 創立的 AI 公司 xAI 原定於2024年底發佈的下一代 AI 模型 Grok3未能如期到來,這一消息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Grok3被視爲 xAI 對標 OpenAI 的 GPT-4和 Google 的 Gemini 的主要競爭產品,具備圖像分析和問答能力,並已在 Musk 的社交網絡 X 上應用。
去年夏天,Musk 曾在 X 平臺上表示,Grok3將是 “經過100,000個 H100訓練後,令人期待的重大突破”。但在新年剛過的1月2日,Grok3依然未能面世,且沒有跡象顯示其即將發佈。有消息指出,可能會先推出一箇中間版本 “Grok2.5”。
這一現象並非個案,AI 行業內多個企業都經歷了類似的尷尬境地。以 AI 初創公司 Anthropic 爲例,去年未能按期推出其 Claude3Opus 模型的繼任者 Claude3.5Opus,甚至在宣佈該模型將於2024年底推出後,最終決定放棄該模型的發佈。此外,Google 和 OpenAI 也在其旗艦模型的發佈上遭遇了延誤。
這一系列延遲的背後,或許反映了目前 AI 訓練方法面臨的瓶頸。過去,通過大規模的計算能力和更大數據集進行訓練,企業能夠實現顯著的性能提升。但隨着每一代模型性能提升的幅度逐漸縮小,企業開始尋求替代技術以突破當前的瓶頸。Musk 在接受播客主持人 Lex Fridman 採訪時表示,對於 Grok3的期待雖高,但他也承認可能無法如願實現。
另外,xAI 團隊的規模較小也可能是造成 Grok3推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競爭對手中,xAI 的資源和人手相對有限,這無疑使得他們在開發新模型時面臨更多挑戰。
總的來看,Grok3的延遲不僅是 xAI 的一個小插曲,更是整個 AI 行業在面對技術瓶頸時所顯現出的普遍趨勢。